李文楚 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
1. 徐闻县秋季气候特点
徐闻秋季平均温度是25.0℃-31.0℃。2020~2022年9月降雨量分别为85.5、85.5、416.9毫米,月均降雨(17.3)天,月均降雨量(195.97)毫米。根据本地历史资料还是比较干燥,养蚕需要落实各项技术措施。
2. 秋蚕饲养技术措施
秋蚕期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从8月上旬持续到10月下旬。 秋季桑树枝叶的生长量较小,一般只占到全年总生长量的20%~30%之间。 养蚕不仅要割桑,还要考虑到桑树营养物质的积累,延长叶片在树上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的时间,为来年桑树生长做准备,批次间适当追加施用复合肥,忌偏施氮肥。
干旱桑地,宜及时灌溉桑园,灌溉时间宜选在早上9点之前和傍晚6点以后。采桑的时间要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或傍晚进行,不宜在中午采桑。
2.1 消毒防病
做好前期的消毒工作, 然后在饲养过程中辅以适当的消毒措施。 消毒前要先打扫、清洗, 疏通沟渠;对养蚕需要的房间及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病死的蚕体、蚕沙以及用过的用具等,不可随意堆放。入蚕室换拖鞋、洗手,饲养结束后及时将残枝、蚕座周边清理干净,蚕病严重时要及时消毒。各龄起蚕时要撒石灰粉,蚕座进行消毒处理;准备专门的地方用于储藏桑叶,每天消毒 1 次。 饲养室周围的大环境,一般每个龄期保证消毒 1 次。若桑树上的虫害发生严重, 可对准桑叶表面喷消特灵溶液等。
2.2 桑叶质量控制
秋季养蚕,温度较高时,采下的桑叶要及时运回并保湿储藏, 切记不能挤压; 在气候过于干燥时, 给桑前要适当地补湿,提高桑叶的新鲜度。
2.3 合理饲育
秋季的气候条件较差,经过上半年饲养,蚕室和周边环境累积的病原物较多,蚕病发生率较高。消毒防病要严格把关,要坚决淘汰弱小、病蚕、迟眠蚕;一旦发现蚕体发病,要及时将病蚕清理出去并对蚕室及餐具进行消毒。 蚕体上蔟期间,要保证室内干燥, 维持通风状况良好,为营茧创造较好的环境。
2.4 做好“三防”工作
①防高温。在养蚕室的前后均要搭建遮阴棚,并在蚕室的屋顶上覆盖稻草等遮荫物。 蚕室内的地面上喷洒清洁的凉水。②防蚕病。如果发现购回的蚕苗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地面育要严格分批饲养,并及时将迟眠蚕分批,并将弱小、病蚕淘汰。蚕室内保证良好的通风性,并经常用新鲜的石灰等进行消毒处理。③防中毒。在桑园的周围以及蚕饲养区的周围一定范围内, 坚决避免使用任何危害蚕体健康的农药、兽药。 蚕饲养室内不可使用灭蚁药、蟑螂药,以防对蚕体产生危害。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发生农药中毒,在采集桑园边缘或者农田四周的桑叶时,一定要先少量给桑试养,确定无毒害现象后才能大量采集。
2.5. 秋蚕大蚕地面育饲养
在蚕处于 5 龄期时,对桑叶的需求量增加,可根据需要分批次进行剪伐,地蚕育的优点是给桑的速度快,节省劳力, 免去除沙环节, 使蚕室利用率提高, 若蚕室小,可架空分层进行饲养,密度不宜太大。秋蚕进入5龄后,喂食的桑叶要求熟期适宜且适当偏嫩,桑枝基部老叶尽量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