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来,我县卫生计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卫生强县和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卫生强县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快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1、锦和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1、改扩建急诊楼项目已竣工;2、职工住宿A、B两幢楼正在建设,已完成工程60%。第二期工程:门诊楼、行政办公楼和后勤保障楼、住院综合楼、医技楼、感染病区等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办理项目招投标。
2、乡镇卫生院(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2017年计划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9间,到目前为止,已完工2间:和安卫生院、曲界卫生院;已动工建设5间:迈陈卫生院医技综合楼、龙塘卫生院住院楼、西连卫生院住院综合楼、下桥卫生院医技楼和前山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未动工2间:下洋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和城北卫生院住院大楼。
3、公建民营村级卫生站建设项目:2017年建设任务51间,已全部动工建设,其中完成主体框架建设46间。
4、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和粤东西北地区县级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建设项目:县人民医院建设门诊综合楼、县中医医院建设住院综合大楼、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业务综合大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业务用房,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县直医院已拟定方案搬迁职工宿舍,以抓好项目建设用地的落实,各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二)民营医疗机构建设加快
鼓励社会资源投资办医,规范个体私营诊所的管理,对符合条件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开展多点执业,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服务,努力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到今年底止,县政府批准设置建成运作民营医院3间(徐闻现代医院、徐闻东平医院、徐闻瑞邦中医医院)、个体诊所40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占所有医疗机构床位总数7%,医疗机构服务量占比为11%,多点执业医师11个。
(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效显著
1、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工作。根据国家医改政策的要求及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县乡一体化医疗改革稳步推进,运作更加规范,优势得到发挥,以县带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7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量1609607人次、住院量77575人次,比2016年的1786323人次减少5.5%;2017年年业务收入47575.8万元,比2016年同期的44910万元增长5.94%。县级医院共下沉医技人员14人(县人民医院下沉到徐城分院技术团队为3人、下沉到海安分院技术团队为3人;县中医院下沉到新寮分院技术团队为2人;县妇幼保健院下沉到下洋分院技术团队为3人;县第二人民医院下沉到角尾分院技术团队为3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 8人;医技人员总下沉天数372天(工作日),诊疗量 731 人次,收治住院量 187人次,抢救危急重病人11例、手术10例、检验610人次、DR检查291人次、业务培训 17次,培训覆盖 338人,暗访基本医疗人员和群众满意率达87.6%。
2、公立医院改革工作。2017年7月1日起我县县级医院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各公立医院积极探索政务分开的有效实施形式,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高效医院管理体系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等三个体系,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实施药品零差价。按照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部署,各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了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中药饮片除外)的合理加成部分,减少部分收入,取消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二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各县直医院分别与下属分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并根据按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要求,实行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三是实施医院信息化管理。公立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医院的后勤保障管理、医疗规范管理和医疗信息统计管理等,提高了服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各县级医院调价收入与取消药品加成费收入之比达到要求的80%;配备基药品种达到目录总数的65%,基药销售额不低于医院药品销售总额的40%;2017年公立医院重症临护中心收治528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大型医疗设备收费标准与县外同级医院同比降低15%;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7人;投资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医技设备建设210万元,基层卫生院业务同比增长17.8%;公立医院基药使用率65%,核心医疗制度执行合格率97%;综合满意率96%,护理满意率95%,社会综合满意程度达96%以上。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新进展
截止到目前为止,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城乡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累计电子健康档案数589133人,完成电子建档率81.98%,合格电子档案数433602,合格率为73.6%,有动态使用记录的电子档案319899份,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45.3%。2、健康教育:全年共出健康宣传专栏192期,健康教育讲座190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150次。3、儿童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71577人,儿童健康管理率84.49%,0-3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9330,系统管理率 82.01%,新生儿防视率82.42%。4、孕产妇健康管理。全年孕产数9413人,早孕建册人数9413人 ,建册率82.14%,产后防视率82.42%,孕产妇健康管理人数9408人,孕产妇健康管理率82.1%。5、老年人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52139人 ,健康管理率75.8%,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表完整率67.7%。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管理高血压人数36648人 ,高血压管理率38.1%,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18952人,规范管理率53.7 %。7、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管理人数7389人,健康管理率30.6 %,糖尿病规范管理数人数4417人,规范管理率62.7%。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270人,管理率93.54% ,规范管理人数是3024人,规范管理率70.8%。9、适龄儿童预防接种: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人数7069人,已建立预防接种人数7069人,建证率10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接种人数60519人,实际接种人数53280人,接种率88.5%。10、传染病报告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登记传染病病例540,报告病例540,及时报告病例527,报告率为 100 %,及时报告率为 98 %。11、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人数22901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33.45%,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70.11% 。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人数16145人,管理率45.13%。12、卫生协管工作:协助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实地巡查783次,协助开展学校卫生实地巡查605次,协助开展非法行医实地巡查166次,发现事件或线索次数38件,报告事件或线索次数38件,报告率 100%。13、肺结核患者管理:全县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需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315例,现已管理的273例,管理率86.67% ,按要求规范服药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82人,肺结核患者规范服药率78.45%。1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56.11%,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35.91%。
三、疾病得到有效防控
1、抓好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工作防控工作。 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按照市、县政府防控H7N9禽流感和登革热等防控工作的具体部署,组织人民群众开展铲除乱生杂草、填平了洼地、翻盆倒罐、疏通沟渠,全面清理积水、对全县屠宰场、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蚊虫孳生地段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四害”孳生地,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二是开展疫情监测。我县制定了《徐闻县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1月5日-11日,对全县各养鸡场、水禽场、活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随机抽取活禽120只,进行了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三是抓好医疗救治。认真组织各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疾病医疗救治知识培训,并做好医疗救治药物储备工作,加强应急救治演练,提升诊疗能力。通过有效防控,我县今年来没有登革热、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抓好重大型活动、会议和中高考的医疗救治保障工作。
今年来,我县加强了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和院前抢救能力。今年来,我县120指挥急救指挥中心及各医疗机构为我县2017徐闻菠萝节、2017年中考高考及各类大型会议、活动等提供医疗救治保障工作共37次,确保卫生健康安全。
四、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开展
1、强化妇幼健康管理服务管理。二个系统管理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分别为95.18%和88.73%。
2、抓好住院分娩。2017年全县住院分娩9465例,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产后访视率达95.02%。
3、加强实施农村妇女地贫防控、两癌筛查、“三病”母婴阻断项目: 一是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全县住院分娩产妇9465人,其中接受HIV抗体检测的有9465人,检测率为100%,孕期检测率90.61%,HIV阳性产妇1例,孕妇1例,产妇干预率0(产后确诊),所生新生儿干预率100%;接受梅毒检测9465人,检测率为100%,孕期检测率90.61%,梅毒阳性孕产妇27例,干预21例,干预率77.78%,梅毒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接受治疗26例,干预率96.3%;接受乙肝检测9465人,检测率为100%,孕期检测率90.61%,乙肝阳性孕产妇1073例,乙肝阳性产妇所生婴儿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99.72%。二是出生缺陷、地贫防控项目:2017年全县婴儿活产数为10826人,完成了唐氏筛查3337人,筛查率30.8%,重大结构畸形筛查人数4322人,筛查率39.9%;新生儿筛查10729例,新生儿筛查率99.1%,听力筛查10170例,听力筛查率93.9%;地贫防控项目全县分娩胎儿数为9465人,血常规检测人为10316人。三是“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项目:2017年全县完成筛查宫颈癌(HPV)为3360人,完成率67.2%,乳腺癌3958人,完成率79.16%,其中宫颈癌HPV阳性290人,根据初诊结果进行阴道镜检查35人,病理活检15人,复查低级别10人,高级别5人。 乳腺癌由接受过培训的乳腺外科医生进行视诊、触诊、乳腺彩超检查和进一步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钼靶X线检查80人,其中4A级2人,1人做活检确诊为小叶原位癌。
五、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提出建设中医先进县的工作要求,努力推进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积极抓好县级综合医疗机构中医康复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卫生站设置中医室、中医馆的建设,加快我县医疗体系中医诊疗基础实施的建设,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预防保健方法及中医适宜技术,不断扩大推行中医适宜技术项目的覆盖面,开创中西结合,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
六、无偿献血工作上新台阶
加强各部门的联络和沟通,积极开展广泛宣传发动,提高献血人数。2017年来,全县总献血人数为1754人、献血量达51.88万毫升。
七、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县爱卫会和县“五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在春节、元旦、爱国卫生月期间,组织各乡镇(街道)及单位开展多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从城镇到农村,做到部门联动,人人参与,全面行动,清除了卫生死角和堆集垃圾,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开展春季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根据省、市工作具体部署,县爱卫会组织各乡镇和单位开展除“四害”工作,通过投放鼠药及喷洒除“四害”药物,有效毒杀“四害”,扼制“四害”生长繁殖,有效减低“四害”密度在标准要求以下,防控病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三是开展以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创建卫生村镇活动。2017年,安全卫生水普及率为100%、自来水普及率为90.3%,卫生户厕普及率为85%,省卫生村3条、市卫生村5条。四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利用电子滚动视频、横额、标语、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上街入村(社区)咨询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开展广泛宣传活动,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卫生科普知识,提高防病保健水平。2017年来,全县共印发宣传资料2.8万份、张贴标语1.8万条、出动宣传车280台次、召开学习会议4次、滚动屏幕宣传横额603条、入村上街咨询12次(60人∕次)。
八、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加大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实施县直医院专家下沉,帮扶带教,乡镇卫生院专业骨干定期上到总院跟班学习;二是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老师授课;三是县级医院与省、市医院加强技术合作,争取省、市医院挂钩合作和卫生人才技术扶持。通过培养学习,卫生人才服务能力大大提升。2017年县级医疗单位共派152人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业务骨干59人次到市、县两级医院进修学习,乡村医生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或集中培训学习346人次;卫生院人员在岗培训407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岗培训6人次;签约定向培养医生生 人。
九、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不断改进
一是继续抓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提高服务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二是抓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滥开乱用抗菌药物的医疗行为。三是推行优质服务护理工程,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服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十、卫生计生执法力度加大
今年年来,县卫计、公安、药品食品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医疗行为整治行动。全县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为8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约25台次,查处医疗机构35多家,查清非法行医点3个,取缔“黑诊所”非法行医3个。食品安全、公共场所、饮用水和学校、职业、放射等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医疗市场得到净化。
十一、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一)政策外多孩生育有效控制
加强计生优质服务和妇检管理、长效避孕措施落实,对政策外怀孕对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控制政策外怀孕,杜绝大月份引产,确保在家妇检率达100%;加大了政策外多孩的监管,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的出生。
(二)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
一是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新政策。利用县电视台、徐闻报、县政府网、微信、手机报、滚动屏幕、宣传车、宣传栏、入村上街咨询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就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新内涵,提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稳妥实施。全面落实生育登记制度,规范生育登记工作流程,优化办事程序,精减办事手续,切实做好全面二孩生育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平稳下降。按照“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孕情监测、两非查处、实名登记、区域协作、考核评估”等性别比综合治理机制,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平稳下降至目前的106.54。
(四)流动人口管理能力增强。按照“服务互动、信息互通、管理互补”的原则,建立了流动服务管理“一盘棋”机制,加强与外地的沟通和协调,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如近期我县与海南省海口市、珠三角等地区开展了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活动,加强了交流合作,提升管理能力水平。
(五)网络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加大各项信息统计建设,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乡镇、村两级信息统计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二是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业务人员业务水平。开展人口数据信息统计培训班6期,参训人数达800人次,进一步提高人口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三是定期与公安、卫生、社保和民政等单位核对出生、死亡、婚姻及计划生育手术数据,并对乡镇、村两级日常入户情况进行季度督查,以通报整改的形式督促及时、准确完成信息变更,确保人口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四是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服务管理,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结合“实有人口信息摸排”专项行动,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变动情况。
(六)利益导向体系基本建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计生工作精神,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体系。奖扶、特扶、节育奖“三项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在经济扶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关怀等方面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法定奖励优惠政策全面兑现。全年累计为850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兑现奖励金118.848万元;其中为33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发放资金24.49万元;为965名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发放奖励金89.232万元;为576人发放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励资金17.195万元,让计生家庭真正得到了实惠。
(七)优生优育和健康促进计划全面实施。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县持续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医学检查。截至目前,已组织4276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圆满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举办优生优育知识讲座16次,咨询指导12750人次,健康教育 11721人次;开展基层计生技术服务培训2次,培训镇、村级技术服务人员40人次。
十二、党风行风建设工作
一是开展机关作风强化年活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我局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全面开展机关作风整治活动。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考勤、考核等各项制度不流于形式,杜绝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网聊天、无故空岗、玩游戏、不按要求参加会议、不规范使用公务用车等纪律松散问题的发生,切实提升卫计系统遵守纪律的执行能力,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及时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好评。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邀请市卫计局纪检组阮组长、县纪委郭书记及县检察院李院长给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乡镇分管计生领导及计生办主任、局全体干部职工上课,讲授党风廉政教育知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并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洁教育,提高卫计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三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局党组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局派驻纪检组落实监督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抓好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检查、廉政监察、明察暗访、督查巡查工作,加强对卫生计生系统执行政治纪律情况、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卫生计生重大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医药购销、医疗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着力构建良好的防范机制,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行业形象。
十三、存在问题
(一)卫生强县建设项目前期建设资金不足,影响建设工作如期顺利开展。
(二)卫生人才资源匮乏,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招聘引进困难,基层用得上、留得住的卫技人员相对缺乏。
(三)执行现行计生政策后,计生“四术”落实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加大,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艰巨。
(四)计生整体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由于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镇村两级干部重视不够,造成底子不清、底气不足、措施乏力,漏报瞒报虚报仍然存在,镇与镇、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十四、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卫生强县和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为工作重点,采取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加快推进卫生强县工作。按照我县卫生强基创优三年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强县工作的资金支持,加强协调和沟通相关职能部门,抓好卫生强县建设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依期完成我县2018年卫生强县的工作任务。
(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县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各项管理制度,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推进中医药强县建设。加强县、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我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力争2018年底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四)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国家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六项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作任务。
(五)加强无偿献血和健康教育工作。抓好无偿献血任务的落实和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增强参与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六)抓好妇幼保健工作。积极实施“母婴安全工程”,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并做好新生儿的筛查和治理“两非”工作,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七)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城乡除“四害”工作、创建卫生村镇工作,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
(八)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继续开展创建“平安医院”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执业准入和监管,规范医疗规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九)加强卫生队伍人才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人才培养。采取招聘录用方式引进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和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到我县各卫生医疗机构工作,充实人才队伍。
(十)加快卫生系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例和电子处方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做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与其它卫生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对接,加快建立功能完善、内容统一的卫生信息平台。
(十一)落实目标管理责任。稳妥推进全面二孩、控制多孩生育、出生缺陷干预、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十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努力构建良好的防范机制,筑牢防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