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检出“毒品”阳性?这类药千万别乱吃!

近日

一名13岁的男孩小天突然出现胡言乱语

总说自己被外星人控制了

路上的红绿灯在监控自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的突然变化

令父母非常着急

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小天竟然连续两次毒品筛查为阳性。父母再三表示,儿子平时很乖,绝对不可能碰那些“脏东西”。


医生反复追问病史后得知,一周前,小天因为高热(39.6℃)、咳嗽等,被当地医院确诊为流感。医生除了开出治疗流感的药,还配了对症治疗的退热药和咳嗽药水给小天服用。

当时,由于孩子热度太高,妈妈心急火燎的,没听清楚医嘱,也没去查看急诊病历——150ml一瓶的咳嗽药水,医嘱为一天三次,每次10ml,而小天妈妈给小天服用的量却是——一天三次,每次50ml


3天下来,小天喝完了3瓶咳嗽药水。

                                                                                                                  01

大剂量喝咳嗽药喝出“毒品”的效果?

医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部分止咳药水、感冒药,有一部分为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麻黄碱学名(1R,2S)-2-甲氨基-苯丙烷-1-醇,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是一种生物碱。而冰毒化学名为甲基苯丙胺,又称“去氧麻黄碱”。两者化学结构非常相似,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之一。


麻黄碱类物质一方面可以收缩鼻腔内血管,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流涕,也可以引起支气管舒张起到平喘的作用,是用于治疗感冒和咳嗽的常用药品。另一方面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收缩、兴奋心脏作用,可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失眠、头晕头痛、心悸等。

正常药品中含有微量麻黄碱,可利用其药理作用缓解临床不适症状,少量短期用药,不会成瘾。但如过量使用,则会引起中毒。麻黄碱中毒可能会导致手脚麻木以及局部刺痛,出现耳鸣的现象,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幻觉、精神障碍等。


02

常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目录


服用上图中的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切勿过量!

03

滥用感冒药上瘾?后果很严重

近年来

滥用药品的现象

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并不鲜见

少数青少年出于非医疗目的

反复大量使用某些依赖性药物

如止咳药、止痛药等

严重威胁身心健康


关于止咳糖浆


一些“止咳糖浆”内含有微量的可待因、麻黄碱成分,可刺激中枢神经,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主要用于镇咳,但大量、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成瘾性和依赖性。


大量服用“止咳水”、“止咳糖浆”类药物会产生幻觉,伴随瞳孔收缩、嗜睡或昏迷、言语含糊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缺损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长期服用易产生身体和心理依赖,引起躯体各系统损害,包括低钾血症、骨质疏松、精神障碍等。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自201551日起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04

处方药网络销售需实名制

对于处方药网络销售,2022121日起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同时要求落实药品经营主体和第三方销售平台的相关责任。

05

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要做到

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仅靠监管力度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家长及学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01学生

·加强药物滥用预防知识学习;

·对滥用物质有警觉戒备意识,坚决采取拒绝的态度,决不尝试;

·谨慎交友,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及时向家长和老师求助;

·服药遵医嘱,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02家长

·家长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了解预防药物滥用相关知识,合理用药;

·教育孩子如何结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

·发现孩子性格和行为有异常表现,引起警惕和重视。


03学校

·加强预防药物滥用知识教育,提高对滥用药物危害的认识;

·引导学生排解压力,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发现学生行为举止异常,应及时谈心交流了解情况;

·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青春无毒 阳光成长

杜绝药物滥用

家长也请守好第一道关卡

共同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