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
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度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徐财绩〔2021〕3号)要求,我单位及时布置自评,由自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开展自评自查工作,经查阅、核实有关账务及项目等执行情况,填写自评表格,形成本评价报告。现将2020年度徐闻县应急管理局整体支出自我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单位情况。
徐闻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于2019年3月,是县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
人员情况。
2020年局机关定编人数为45人;年末在职人数为62人,其中行政在职人数为24人,事业在职人数为14人,工勤人员为4人,其他人员为20人;离退休人员为4人。
工作职能。
县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全县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和相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拟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规定,组织编制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规范性文件、规章和规程。
(三)统筹全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编制本县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四)统筹协助省、市应急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和共享,建立监测预警和生产安全事故、灾情报告制度,健全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生产安全事故和灾情信息。
(五)组织指导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县应对一般灾害指挥部工作,综合研判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六)统一指挥协调全县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提请衔接驻徐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七)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指导乡镇(街道)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协调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八)负责消防管理工作,指导消防监督、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等工作。
(九)负责地震防治工作,指导协调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冰冻、台风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按权限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十一)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和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十二)负责监督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十三)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的实施,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十四)依法组织指导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工作。
(十五)开展应急管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跨区域救援工作。
(十六)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牵头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十七)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十八)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九)职能转变。县应急管理局应当加强、优化、统筹全县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全县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提高全县应急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知识普及和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十)有关职责分工
1.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在自然灾害防救方面的职责分工。
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统筹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依法承担相关行业领域的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及保障工作。
(1)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组织编制县总体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负责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组织协调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权限作出决定。承担县应对一般灾害指挥部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一般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组织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指导协调相关部门森林火灾、水旱灾害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会同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预警,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负责森林火情监测预警工作,发布森林火险、火灾信息。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洪涝、干旱、冰冻和台风防御工作。
(2)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负责组织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火灾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林区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查等工作。
(3)县水务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承担水情旱情监测预警工作。组织编制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按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承担防御洪水应急抢险的技术支撑工作。承担台风防御期间重要水工程调度工作。
(4)必要时,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可以提请县应急管理局,以县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2.与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县级救灾物资储备方面的职责分工。
(1)县应急管理局负责提出县级救灾物资的储备需求和动用决策,组织编制县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确定年度购置计划,根据需要下达动用指令。
(2)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县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负责县级救灾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根据县应急管理局的动用指令按程序组织调出。
3.与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
县应急管理局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具体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级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乡镇(街道)的安全生产工作。
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责任体系要求,依法具体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4.与相关部门在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除外)保护方面的职责分工。
(1)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主管全县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和炼油、化工等企业厂区内管道除外)保护工作,协调处理县辖区内管道保护的重大问题,指导、监督有关单位履行管道保护义务,依法查处危害管道安全的违法行为。
(2)县应急管理局负责配合省、市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安全审查工作,依法组织指导油气输送管道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相关监管工作。
5.与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在防治土壤污染方面的职责分工。
(1)县应急管理局负责监督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履行防治土壤污染法定义务的落实,防止其发生可能污染土壤的事故。
(2)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负责加强对尾矿库土壤污染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定期评估,发现风险隐患的,及时督促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二、自评工作情况
(一)评价小组情况。
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度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徐财绩〔2021〕3号),成立徐闻县应急管理局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其中黄营局长为小组组长,黄执桐副局长为小组副组长,徐柳平、李建辉、郑文珍为小组成员。
(二)自评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县财政局安排部署,我局在8月召开了相关人员会议,安排部署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成立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组织开展工作。小组成员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度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徐财绩〔2021〕3号)要求,对本单位2020年度所有预算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自评,对项目的名称、时间、金额等进行确定,规范工作内容,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三是自评效果运用。我局单位在财政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管理规范,发挥预算资金效益,将在下一年度的财政资金预算申报时根据上一年度的绩效自评结果进行合理申报。
自评材料报送时间及质量。
我局绩效自评材料报送时间为2021年8月31日,绩效自评质量为中等。我单位对所报送自评材料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规范性负责。
自评材料报送及公开一致情况。
本单位所报送的自评报告、数据表、评分表与公开的自评报告、数据表、评分表一致。
三、预算编制情况
(一)目标设置
1.绩效目标申报情况。
当年绩效目标申报项目个数为4个,金额为131万元,其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费为70万元,防风防汛经费为10万元,日常工作经费为49万元,市考核县安全生产责任制为2万元,申报时间为2020年。批复项目个数为4个,金额为131万元,其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费为70万元,防风防汛经费为10万元,日常工作经费为49万元,市考核县安全生产责任制为2万元。
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二)预算编制合理性。预算编制符合本部门职责、符合市委市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编制项目资金预算能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结合实际,深入调研,精准测算,编实编细各类项目预算。
(三)预算编制规范性。预算编制符合市财政当年度有关预算编制的原则,符合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项目库管理要求,例如在规范性和细致程度方面符合要求等。
四、预算支出管理情况
(一)支出管理情况。
1.整体支出完成率。
当年部门实际支出数为667.86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数0元,本年实际收入数667.86万元,整体支出完成率为100%。单位整体支出按照相关预算要求进行,切实做好应急管理事务。在今后的工作安排中,更合理地安排预算,使部门整体支出更完善、高效。
财务合规性。单位资金支出合规,包括单位基本支出管理、项目支出(含专项工作经费)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严格执行;按照“财政拨款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等分类进行明细核算;按照财政拨款的种类分别进行明细核算,分别核算公共财政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会计核算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支出的情况;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不存在超标准开支等情况。
(二)信息公开。
1.自评信息公开。单位已按绩效自评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在本单位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公开的文件标题为《徐闻县应急管理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预决算信息公开。单位已按照《预算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开时间为2020年8月17日,公开的文件标题为《2020年徐闻县应急管理局部门预算公开》,公开网址为http://www.xuwen.gov.cn/xxgk/zfxxgkzl/zdlyxxgkzlbzdw/ysjshsgjfgkxczj/bmyjs/content/post_1141185.html。2020年决算信息还未进行公开。
3.绩效目标公开。单位已按照绩效目标批复的有关规定在本单位门户网站公开批复后的绩效目标,所公开的绩效目标内容与批复一致。
五、预算管理情况
(一)项目管理。
1.项目实施程序。单位所有项目支出(含专项工作经费)实施过程规范,包括项目立项、申报、批复、项目招投标、调整、完成验收等情况符合规范。
(二)资产管理。
1.资产管理安全性。本单位已制定资产管理使用制度,加强对实物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2.固定资产利用率。
固定资产利用情况表
单位:元
(三)经费管理。
1.“三公”经费控制率。
我局当年“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为38000元,其中公务用车费为28000元,公务接待费为10000元,当年实际支出数为34876.52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91.78%。我局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从而使得我局“三公”经费不超出预算标准。
2.“公用经费”控制率。
我局当年“公用经费”预算安排数为17.45万元,实际支出数为30.41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174.27%,其中办公费、邮电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超预算安排,在以后的预算执行中会严格按照要求,把公用经费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四)在职人员控制率。
我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单位编制数为45人,当年年末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为41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91.11%,在职人员没有超编。
六、整体绩效
2020年,根据局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性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得到提升。“三公”经费总体控制较好,超本年预算和上年决算支出较少。预算管理方面,制度执行总体较为有效,仍需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方面,建立了资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了盘点和资产清理,总体执行较好。
存在问题
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了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了预算指标,但是在实际支付过程中,个别时候未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执行。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财务人员认真学习《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
2、严格管理,控制“三公”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加强“三公”经费和办公费、邮电费等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支有关经费,确保单位“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3、规范财务运行,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在资金支付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用款,在财政部门批复的支出预算资金范围内申请使用一般预算支出经费。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支出合法、真实。严格落实会计核算、报销审批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