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镇
【概述】 下洋镇位于徐闻县东部沿海,东临南海,西邻曲界镇,南接前山镇,北连锦和镇,距县城49公里,是一个革命老区镇。全镇土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317亩,海岸线长11.27公里,浅海滩涂1.7万亩。全镇辖有下洋社区居委会1个,下港、姑村、尖岭、边坡、地塘、墩尾、小苏、龙江塘、双沟、后村、海星等11个村委会,镇属农场1个,90条自然村,总人口30260人,其中农业人口28537人。全镇社会总产值达37646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7.6%;企业总产值9860元,同比去年增长1.51%;农村居民银行储蓄余额19985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42%;人均收入339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
【政府职能及机构设置】 下洋镇下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等规范性机构,承担以下基本职能:管理职能、教育职能、服务职能、分配职能、专政职能。
【农业结构日趋合理】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今年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农业经济、农村面貌呈现蓬勃发展。种植业方面:把调整结构的重点放在发展生态效益农业上,坚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突出特色调整结构,着眼效益调整结构。侧重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帮助和引导群众发展短、平、快、高产高效的农作物种植。在适当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发展壮大北运瓜菜、菠萝、香蕉等种植规模。目前,全镇北运瓜菜种植面积已突破8000多亩,香蕉种植面积突破3000多亩。
林业方面:林地面积1.48万亩,森林覆盖率13.1%,林业以公路林和海岸线防护林为主,全镇辖区公路林达30公里长,生态公益林3711亩;树木品种主要是木麻黄和桉树,其中木麻黄3000多亩、桉树700多亩。木麻黄主要分布在沿海村委会,是防风固土的一道绿色屏障。近几年来,该镇结合实际,调整了林业发展思路,把林业的实用化、市场化与效益化结合起来,快速发展公路林种植,大面积营造桉树速生丰产林。2013年,新种植桉树700亩、木麻黄500亩,更新造林1200亩。
水产渔业方面:水产资源丰富,海区盛产马鲛、白鲳、黄花鱼、大虾等,特产红蚝、海胆较为出名。水养产品主要有对虾、青蚝及单性罗非鱼;捕捞的海产品有马鲛、白鲳、红蚝、海胆等。2013年全镇现有机船152艘,海水鱼、虾类养殖业总产值约2300万元,其中对虾养殖1000亩,年产值1800万元;鱼类养殖500亩,年产值500万元。除此之外,今年还新增有东风螺养殖厂,总面积约36亩。
【民营经济】下洋镇农海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镇政府支持与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给予乡镇企业多项投资优惠政策,为乡镇企业发展打好良好基础。目前,全镇共有私营企业36家,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是:虾苗孵化场21间,总投资近7000万元,单项总收入约6500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给力生活质量:完善镇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及农田示范区建设、用电保障建设。镇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投入30多万元对镇墟街道及周边进行树木栽植,美化环境。投入300多万元修复镇墟硬底水泥路、路灯和排污设施,大大改善镇墟干部群众生活环境;农村道路和生态文明村建设方面:2013年农村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44.3万元,完成21公里机耕路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总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工程建设于2014年上半年已基本完成。目前,全镇所有自然村已全部完成垃圾池建设,并投入使用。14个自然村参与创建为生态文明村,其中墩尾村已通过生态文明村评定;群众安全饮水及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方面:投入390多万元,完成下洋社区后陆村,龙江塘村委会黄家村、坡头村,尖岭村委会柳尾村等农村5000多人安全饮水工程,而边湖仔村、塘尾园村、六黎村正待完成。另外,新建农田灌溉水渠800余米,维修水渠3000余米;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013年全镇早晚造粮食播种面积共18666亩。用电保障建设方面:建有8个防风加固铁塔,并改造了尖岭、墩尾、下洋、后村等村委会旧线路,有效保障和满足群众安全用电需求。
【力求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补贴、奖扶政策。严格兑现国家种粮补贴工作,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扶贫“双到”工作让群众得到实惠。2013年,通过湛江港集团、珠江啤酒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扶持,我镇7个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多元以上,共1009户困难群众得以脱贫。
【人口和计划生育】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计生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计生政策,不断完善机制,深入宣传教育,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使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中求进。计生办积极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开展服务活动,加强信息录入和图表上墙工作,进一步加强办公室规范化建设。2013年度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3.81‰;计划生育率达87.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9‰。
【文教卫事业】 一是有线电视可接收60套节目,有线电视用户530户,有线电视主干线长达45公里。二是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主持成立有下洋镇奖教奖学协会。2013年,全镇奖教奖学费用支出40万元,奖励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全镇掀起一股尊师重教的热潮,大大地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促进学生学习风气。2013年我镇学子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全镇被录取为国本的学子10人,比2012年增加2人,录取省本的学子36人,比2012年增加11人,考上湛一中6人,湛二中3人,湛江实验中学1人,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人,考上徐闻中学(含梅溪中学)96人,考上湛江培才学校1人。三是加强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制度,着力解决医疗器材,添置了大量医疗器械设备,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不断改善村级卫生医疗站的医疗设施和群众就医条件,使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全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全镇的综治维稳工作,建立预防体系,尽可能地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镇综治工作始终坚持做到“三早三及时”,即是对矛盾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及时受理、及时调解、及时办结。2013年共受理案件140宗,办结139宗,办结率99.3%,被评为县先进单位。目前,下洋镇无1个人到省到京上访,无非法洗矿,无赌场,无黑恶势力团伙,无涉枪恶性案件,超额完成清枪任务,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任务基本完成。无毒、无赌、无恶性治安案件“三无”村庄12个。
【民政、殡改】 全镇有革命老区村庄66个,其中抗日村庄20个。民政部门很好地履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职责。第一,在开展社会救济、扶贫解困、军烈属优抚、扶残助残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3年全镇五保人235户(含孤儿),低保家庭有478户1429人,每人每月实行财政补贴126元。第二,在推进殡葬改革方面,坚定不移地落实殡改工作责任制,2013年1-12月份完成火化任务142具,完成下达任务的100%。
【狠抓“民心工程”的落实】 “民心工程”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及农村社会的稳定。2013年,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看病难看病贵和养老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2013年全镇参加新农合28328人,完成任务的98%;参加新农保15215人,完成任务的98%;二是积极争取上级的专项资金,共钻打机井8眼,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至目前止,全镇建有深井水塔12座,有1.8万群众饮上深井自来水;三是抓好茅草房改造工程。2013年全镇共改造茅草房85座,至目前止,全镇共改造茅草屋85户,完成总任务的100%;四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并通过劳务组织的介绍,全镇共完成输出劳动力5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外地就业、创业。
【提高政府效能】切实加强政风建设,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突破瓶颈制约、化解矛盾和推进重点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创新、务实的举措,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积极采纳社会各界建议,决策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警示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工程预决算、招标等制度。
【存在问题】 一年来,全镇干部群众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一是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与兄弟乡镇比,在重点工作的落实上还有差距。各村相比,集体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双沟、海星等村委会还没有长期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难以脱贫。二是由于地处偏远和落后,招商引资工作困难重重。三是农业作物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民增收步伐还有待加快。四是地区欠发达,镇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难有足够的经费开展正常的工作。五是社会治安矛盾解决日趋复杂,土地纠纷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着地区的和谐发展。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奋力而上,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陈国钏)
下洋镇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宋培源
党委副书记、 镇 长 : 符从亮
党 委 副 书 记 :黄执桐
纪委书记、武装部长 :张德恳
(纪委书记2013.5-)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魏小翔
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花文丽
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陈国钏
党委委员、 妇联主席 :杨丹玲
副 镇 长 :杨帆帆
挂 职 副 镇 长 :朱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