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徐闻下洋镇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奋战在抗击台风“摩羯”和救灾复产的最前沿、第一线,发扬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精神,多措并举守护好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环境,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应对急难险重重大任务上再一次交出优异答卷!
一、筑牢战斗堡垒,在大战大考中竖立“定海神针”
9月3日,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进入南海东部海面并呈逐渐加强之势。当天11时起,省、市、县三级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针对台风“摩羯”迅速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灾情就是命令!下洋镇快速切换平急状态。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在防范应对台风工作中做好准备工作启动平急转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下洋镇党委迅速制定《关于成立下洋镇防御11号台风“摩羯”临时党支部的通知》等“红头”及配套文件11份,镇村两级共成立临时党支部13个和党员先锋队、应急救援队等25支,迅速组建起以党员干部、各类志愿者、社工、乡贤等为核心的应急处突机构和工作队伍,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扎实推动防汛防风各项工作由平时状态转入应急状态。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台风来临前,下洋镇共召开关于防御台风的党委会、部署会、临时支委会等工作会议30余场,对防风防汛工作深入分析研究,针对不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等,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各级文件、通知精神,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提高政治站位,有效凝聚防风防汛、应急处突思想共识。“不管有多晚,今晚必须布置好全镇防御台风的各项工作,还要将“实之又实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要求贯彻始终。”下洋镇党委书记刘学在9月5日凌晨召开的会议上强调,“全镇上下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最不利情况,全力以赴,做足充分准备迎接超强台风“大考”。”
二、排堵隐患漏洞,在人民群众中架起“安全屏障”
下洋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和领导工作要求,多措并举织密织牢“安全屏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把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防灾预警和宣传引导到位。下洋镇各临时党支部在台风来临前,注重区分不同情况,做到以点带面、精准发力。一是以“线上”方式广而告之。党员干部通过微信、电话、乡村大喇叭等形式,将“台风来了怎么做”等预警资讯广泛传播,希望辖区群众高度重视,并相互知照。同时,利用镇、村(居)以及学校、供电局、农信社等机关事业单位户外LED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八个停”等资讯、要求160余条,在社会面积极营造防风防汛浓厚氛围。二是以“线下”方式查漏补缺。针对独居老人、“五保户”等对象,党员干部广泛开展“敲门行动”,派发宣传资料1200余份,并叮嘱他们有困难或者遇到危险要向镇村干部求助。该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防灾预警和宣传引导工作做实做细做全。
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到位。下洋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等硬要求、硬措施,果断、高效落实各个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工作。一是转移有速度和精度。镇党委指导各村(社区)迅速制定转移清单,多支党员先锋队同向发力,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强台风很快就来,从今天开始就要上岸避风,什么时候能出海要等镇政府和村委会通知”,在下港海岸组织渔民渔船上岸的镇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对陆续上岸的渔民说道。“看见有群众遇险,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该镇负责应急管理部门的谢姓干部在迅速救助被强风刮停在路中间的群众后做出以上表态。据了解,9月5日前,该镇共转移渔民、特殊群体、施工工人等1210余人,317艘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各施工工地全部停工。二是服务保障彰显温度。该镇在政府大院、村(居)委会、中小学校等提前设置应急安置点16个,共接收转移人员180余名。党员志愿者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安置群众感受到来自党委和政府大家庭的关爱,消除后顾之忧。
安全防范措施应对到位。台风“摩羯”来势凶猛,在大风大雨中极易引发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内涝等灾害事件。为此,下洋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多点发力下好安全防范“先手棋”。各临时党支部书记、有关干部快速做通在建房屋屋主的思想工作,组织施工人员、镇消防队员共加固20余处在建房屋脚手架,同时采取不同方式,加固户外广告牌、电线杆等近50处,对回港渔船均落实加固措施,努力提升有关建(构)筑物、渔船等抗风雨能力。此外,自9月4日起,该镇将集结的县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至各村(居),组建点位巡查、应急处突等多种类型的小分队,有力充实最基层的防风防汛力量。广大队员坚守岗位,忙于奔走各个水库、渔港和海堤,及时向镇、村提供点位情况,并随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指导检查机制落实到位。下洋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全程跟进应急指挥、抢险救援、明查暗访等各项工作,坚决扛起台风防御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县镇两级坚持“严”字当头,副县长何华,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郑王建,县政协副主席杨安民等县领导深入到海堤、水库等重点区域指导检查并提出防风防汛意见建议,同时镇党政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带领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了9场督查行动。县镇两级形成合力,杜绝麻痹思想、懒散作风,将防御措施压得更紧更实,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三、全力救灾复产,在清除灾痕上打造“最强后盾”
在救灾复产工作中,下洋镇念好“早”“快”“准”三字诀,“早”即台风过境后的9月7日清晨6时,全镇党员突击队等救援力量和抢险救援设备已准备到位;“快”即要求全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最快速度清障清理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准”即坚持靶向发力,按照轻重缓急和先易后难原则稳妥推进救灾复产工作。
9月8日上午,下洋镇召开救灾复产工作会议,县政协副主席杨安民出席会议。杨主席对该镇仅用1天时间便基本完成社会面灾后清障清理表示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该镇经过东华大道和镇区升级改造后,“三线”下地约1000米,排水网络得到优化,路面平坦开阔......,在众多硬件优势的加持下,整个镇区在台风过境前后始终保持“四通”(通电、通水、通路、通网),为防风防汛和救灾复产工作稳固了“大后方”。
组织声势浩大的“大清理”行动。下洋镇按照轻重缓急和先易后难原则,高效推进路面清障、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于9月6日已提前调配好消防车、推土机、农用车、电锯等设施设备150余辆(件),同时下沉各村(居)的党员突击队等达到25支,310余名队员斗志昂扬、整装待发。在清障过程中,刘学、陈方勇、李小丽、邓海任等镇领导在现场既是“指挥官”也是“清障员”,带领广大队员积极投入到各个点位的清障工作中去。有很多过往群众被清障队员的行动所感染,纷纷加入到清障队伍中作贡献。在短短1天时间里,全镇共清理(扶正)断裂树干(倒伏树木)2200余棵,破损广告牌、铁硼等障碍物约600件,县到镇、镇到村、村到村的各条道路全线恢复畅通,为后续救灾救援力量进驻、群众复产快速打通应急通道。9月8日下午,该镇组织一场主题为“党群同心 美化镇区”的大清扫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党员干部、文明实践志愿者、周边群众等约450人参加活动。经过干群合力清洁打扫,残枝落叶满地、垃圾堆积等灾后景象都被“一扫而空”,镇区优美的人居环境快速恢复,再次彰显该镇各级党组织在凝聚力量“办大事”方面做实做细、做出实效。
深入开展受灾“大排查”和复建复产“大指导”工作。台风过后,该镇各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高效开展住房、供水、供电、农业等领域受灾情况大排查。全镇11个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断水断电,不同程度受损房屋193间,农林牧渔领域受灾情况严重......这是截至9月7日18时初步排查到的受灾情况。天灾无情人有情,群众利益无小事!连日来,该镇广大党员干部“连轴转”,白天与供电、水务、电信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组织抢修人员进驻镇村开展受损线路、管道的抢修,调配应急发电等设备,帮助“五保户”等人员清理庭院,等等。入夜后,接着“平安夜访”。不仅为受灾村民送去饮用水、应急照明灯等急需物资,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问候,送去复建意见建议。“看到很多干部为我们村通水通电四处奔走很是感动,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水、电很快会恢复”,一名林姓村民对“平安夜访”干部说道。截至9月11日18时,大部分自然村已恢复通水通电通网,中小学校已复课复学,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此外,该镇将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和有关行业协会专家、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想方设法帮助广大种植养殖户止损复产。
党旗在狂风骤雨中始终高高飘扬!无论是台风来临前的准备,还是台风过境时的坚守,抑或是台风退却后的复建复产,下洋镇镇村两级党组织始终是战胜困难、化解险情的坚强战斗堡垒,同时,每一处、每一步甚至是每时每刻都会有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辛勤的付出。充分发挥“两个作用”,是该镇战胜“摩羯”的最大法宝。
9月5日凌晨,下洋镇党委书记刘学组织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
台风来临前,下洋镇党员先锋队等工作队伍落实好转移人员工作
2024年9月7日,镇干部和村干部及时查看灾后情况并开展清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