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闻县下桥镇通过创新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推动“六乱”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镇容镇貌获得根本性改善,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局面。
下桥镇高位统筹,通过制定《下桥镇六乱整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设立攻坚、督导、后勤三个专项组,并将圩镇科学划分为14个网格,实行镇领导班子分片包干、干部职工全员入网的“块状”管理,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该镇强化督查考核,创新采用“随手拍”巡查监督机制,由镇纪委和“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组成联合巡查组,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即时拍、即时改、即时督”的闭环管理,累计督导问题1176处,并对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约谈问责,确保了问题整改“见底清零”,动态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该镇在整治中探索出一系列创新工作模式,精准破解治理难题。一是推行“网格化+联合整治”模式。每周固定开展集中整治,平日动态巡查,实现了监管规范化、巡查常态化、管护长效化。二是建立“网格—协管—执法—交警”多级联动治理机制。该机制践行“服务为先,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理念,有效打通了镇域管理的“最后一米”。三是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与所有临街单位签订责任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有效提升了商户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沿街秩序明显改善。四是完善“三个有”保障体系。通过配备稳定保洁队伍、引入专业保洁公司市场化运作、增投110个垃圾桶、配备2辆垃圾车和建成1座现代化垃圾中转站等措施,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高效转运,为镇区环境卫生的长效化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共建共享浓厚氛围,该镇通过多媒体、宣传车、广播、通知书等多元渠道,全域覆盖宣传动员,并以东升路为示范标杆,辐射推广先进经验。此外,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外出人员等力量参与,凝聚了整治工作的最大合力,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的“同心圆”。
自“六乱”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下桥镇坚持全镇动员、全民参与、全域整治。截至目前,累计出动人员超8528人次,清理垃圾杂草2631处、整治乱堆放1529处;规范广告牌464处、乱挂棚296处;拆除违建18处;与沿街商铺及住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167份;规范劝导及处理乱停放车辆8188辆。曾经困扰居民的全面市场西侧占路经营、东侧污水沟等问题得到综合整治,实现摊贩全部入室规范经营。同时,通过在东升路、步行街等地新增810个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
如今的下桥镇,街道整洁、车辆有序、经营规范,昔日“六乱”现象已无处遁形。这套创新的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更激发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