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连镇2015年年鉴修订版
【概述】 西连镇位于徐闻县最西部,东靠迈陈镇,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北濒流沙港,与雷州市覃斗镇隔海相对。西连镇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582亩,山林面积5850亩,下辖1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77条自然村,36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697户,总人口43443人。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连镇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党建为先、经济为要、生态为重、民生为本”的总体要求,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众志成城,全面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全镇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达5.4亿元,增长6.4%,其中,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4.6多亿元,同比增长4.6%;工业总产值3833多万元,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5920多万元,同比增长41.6%;农民人均收入达4050多元,同比增长6%。
【农业】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西连镇根据县委、县政府农业结构调整思路要求,结合西连的实际情况,大幅度增加北运蔬菜的种植面积,使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至2万亩。2015年全镇实现农业经济总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5.1%;全年种植蔬菜面积45000亩,其中玉米21200亩,茄子14300亩,韭菜1080亩,辣椒3980亩,雪豆11970亩,青瓜1530亩,豆角1000亩;另外种植水稻3590亩,香蕉3830亩,糖蔗200亩。
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全镇15个村委会,1个社区,77条自然村农作物都各具特色,形成了以水尾为主的海洋渔业捕捞基地;以龙耳为主的对虾养殖基地;以大井、石马为主的网箱养鱼基地;以边板为主的毛瓜、青瓜种植基地;以迈谷为主的豆角种植基地;以乐琴为主的紫色茄种植基地以及以承梧、瓜藤为主的甜玉米种植基地的多元化农作物结构。
【海水养殖业】 西连镇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境内有龙腋湾、丰隆湾、龙耳湾、北栋湾、迈谷港和流沙港等六大天然港湾,海水养殖条件得天独厚。2015年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97亿多元,大力发展和开发对虾、网箱养鱼、海参、白蝶贝、墨西哥扇贝螺等养殖。全年水产养殖1903公顷,产量14044吨,其中对虾养殖5000亩,产值2300多万元;网箱养鱼4700亩,产值5200多万元;扇贝养殖5000亩,产值1000万元;海参养殖233公顷,产量30吨;南美白对虾320公顷,产量900吨;渔业捕捞年收入达1900多万元。海洋经济已成为我镇一大支柱产业,其经济效益明显。
【畜牧养殖业】 为改变生猪从外地调入的局面,西连镇加大科技下乡,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今年西连镇加大投入力度,生猪养殖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猪从外地调入变为调出。2015年生猪出栏数9000多头,产值1800多万元。生猪养殖业成为西连镇新兴经济增长点。
【乡镇企业】 我镇规模企业有五家,分别为广东岸华集团有限公司、徐闻县源海养殖有限公司,湛江市美珍种苗有限公司、南珠养殖基地及台农大星木瓜种植公司,其中广东岸华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海水珍珠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家级育苗场,占地126.89亩,该育苗场生产设施完备,是湛江海洋大学科研基地;徐闻县源海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创办于2000年,有企业员工100多人,区域有3000亩,固定资产投资1100万元,流动资金连续三年超2000万元,主要养殖品种有海梨、红鱼、金鲳、白点及红敏鱼;湛江市美珍种苗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参养殖,养殖面积达3000亩,产值8000多万元;台农大星木瓜种植公司种植面积800多亩,年产值达650万元。另外,我镇现有盐场4个,年产原盐5000多吨。盐业是我镇工业的支柱。其经济效益可观,为了加快发展盐业生产,我镇制定了盐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大资金的投入。对现有盐场进行技改,引进设备制作加碘和精制盐,提高盐总产量达10000吨。
【基础设施】 大力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工作。共投入600多万资金,改造迈谷、瓜藤、西连、边板等4个村委会的节水农业建设工作。二是筹集资金修复海堤。受2014年强台风“威马逊”及“海鸥”的重创,水尾、金水、丰隆三个海堤严重受损,投入资金173万修复了3个海堤,其中水尾防护堤投入85万元,金水防护堤投入46万元,丰隆防护堤42万元。另外投入资金20多万元改造镇区路灯,彻底改变了镇区的面貌,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
【民心工程】 一是积极实施惠民工程。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建设农村硬底化道路31公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今年以来,17条自然村已经完成创建工作,各自然村不同程度实现了“硬底化、亮化、绿化”,并配备了垃圾池,目前仍在不断完善文化楼、休闲活动等配套设施。二是全力推进住人茅草房改造工作。我镇共有茅草房1505户,其中有805户茅草房需要改造,700户无人茅草房居住户需要拆除。截止2015年12月中旬,茅草房改造任务已开工705户,开工率88%,竣工588户,竣工率73%;茅草房闲置户已拆除630户,拆除率90%。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全镇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一共投入190.9万元。其中投入75万元在西连镇迈谷路口建成1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并于8月投入运营;投入16万元购置了1辆垃圾转运车和购买了60个垃圾收集桶;投入9.3万元购置20个垃圾分类箱;投入30万元建成115个垃圾收集池,覆盖了全镇95%村庄。我镇共配备115个保洁员,其中村庄保洁员106名,镇区保洁员9名。基本形成“自然村收集、行政村收运、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四是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积极开展低保对象重新申请审核审批工作,抓好低保、五保等弱势群体的供养及帮扶。落实享受优待金对象79户,每户每年5640元,烈属2户,每户5640,伤残军人4人,每户5640元。发放临时困难家庭户296户8万元;五保户305户186000元;残疾人护理补贴和生活津贴补助965人256800元。大病救助14.29万元,临时救助2.2万元,全年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资金93.32万元。五是积极开展“民生工程”,严格按照规定发放各种补贴。发放全年种粮补贴3653亩340459.6元;玉米补贴23068亩230680元;母猪补贴642户2048头204800元;住屋保险6000户12000元;政策性水稻保险4360亩13080元。六是新农合、新农保工作。今年基本按照县下达的任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续保与合作医疗工作。
【教育事业】 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教风、学风、校风明显好转。2015年西连中学考取省市县重点中学181人(去年175人),其中湛一中1人,湛二中1人,湛附中1人,徐闻中学55人,徐一中62人,实验中学61人。
【计划生育及殡改工作】 一是人口与计生工作。全镇总人口43443人,已婚育龄妇女8189人,出生人口609人,人口出生率14.13‰,自然增长率7.98‰,政策生育率92.6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56,全镇完成“四术”411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人口计生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殡改工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殡改工作,严格落实问责制,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火化工作的认识。截至今年12月底,共完成殡改火化任务207具,占全年任务的1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西连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始终坚持把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一是积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有效化解群众合理诉求。一年以来,接访群众来信来访140多人次,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采取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机制,将来访案件分流给综治成员单位负责处理,全年各类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处理。二是充分利用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三个平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全镇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稳过渡,不出现较大的信访案件。截止12月底,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受理案件72宗,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结案72宗,结案率达100%。司法所受理民事调解案件62宗,调解成功62宗,成功调处率100%。派出所受理治安案件98宗,查处98宗,治安拘留82人;刑事案件43宗,破28宗;抓获吸毒人员82人,强制戒毒41人,社区戒毒29人。三是坚持安全生产理念,加强监督与管理。我镇把确保安全生产作为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建立镇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制度要求,管理中突出了道路交通、横水渡安全、消防安全、在建建筑、学校、公共场所、饮食卫生、民爆物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止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存在问题】 一年来,西连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团结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二是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跟不上,制约着经济发展;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四是全镇经济发展速度不快,镇域经济发展慢,城镇化水平低,集镇面貌亟待改善;五是信访维稳工作压力较大,社会深层次矛盾和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六是财政收入少,政府运转困难,经济压力大等问题。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西连镇党委、政府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西连镇党政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曾祥浩
党委副书记、镇 长:许 云
党委副书记:詹庆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林福利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邓希权
常务副镇长:庄 立
党委委员、妇联主席:孙淑贞
党委委员:李 敏
副 镇 长:麦堪清
(撰稿人:陈维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