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

                                                                                                              在北京召开

                                                                                                             会上传来喜讯

                                                                                                            湛江市被命名为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图片1.png

                                                                                                            这也是湛江

                                                                                                    连续第七次获此殊荣

                                                                                              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打造新时代双拥工作“湛江模式”
        湛江,作为驻军大市,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是一座军民鱼水情深的城市。多年来,湛江始终紧紧围绕强军兴军目标,坚决扛起驻军大市、兵源大市、安置大市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全力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域构建社会化拥军大格局,形成了党委、政府强力主导、服务体系积极作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驾马车”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双拥工作新局面。

                                    图片2.png

        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征程中,湛江坚持以“建机制、抓政策、优服务、树品牌”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双拥工作内涵,创新双拥工作形式,聚力打造新时代双拥工作“湛江模式”。不折不扣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推动解决训练场和战备道路建设等重难点问题100余项,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湖光岩片区周边供水工程,一揽子解决部队饮用水难问题;创建军地人才双向培养平台,为部队开设新型特色技能培训专业20多个;扶持建设市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平台,让部队官兵伙食保障到“胃”,训练战斗到“位”。每年平均组织“送文艺进军营”活动20场次,深受部队官兵喜爱,有效缓解训练压力,鼓舞军心士气。常态化开展“我的家乡我的舰”活动,携手湛江舰打造舰艇特色文化、建设智慧型军营,不断增进文化认同、系牢血脉纽带,共同打造出新时代“城舰共建”的“湛江样版”。

                                 图片3.png

                                                                                        解决广大官兵所盼所忧
        广大官兵作为部队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所盼所忧也是市委、市政府关心牵挂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宽官兵“后路”,落实“阳光安置”政策,健全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积分选岗、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安置办法;以“政府搭台+市场引导+校企合作+政策扶持”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力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开展退役军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创新性举办退役军人“海洋牧场”订单式培训班,培育打造“湛江军创”品牌,发展军创品牌企业50多个,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创业创新大赛奖项12个,连续三届蝉联省级大赛一等奖。持续稳固官兵“后院”,采取计划性安置、经济性补贴、创业扶持等措施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保驾护航。大力组织开展“情定港城·幸福双拥”军地联谊活动,解决部队官兵婚恋问题。用心呵护官兵“后代”,修订出台《湛江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享受优待的军人群体,持续加大中考优待力度,切实回应广大官兵的关注和期盼,优待力度在全省走在前列;与南部战区海军合作共建南海学校,可提供3600个优质学位,是军地合力探索军人子女教育保障的创新之举,有效激发了广大官兵扎根南海、守卫南海、建功南海的信念和决心。2024年10月,央、省、市30多家主流媒体50多名记者走进湛江,围绕教育拥军成果经验典型进行集中宣传,开展西沙“天涯哨兵”走进湛江一中等系列活动,推动湛江南海学校首批“南沙岛礁班”、湛江二中“国防教育班”揭牌成立,合力共探新时代军地协作、共建共育实践之路。

                                图片4.png

        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底蕴,让湛江与“军”字结下不解之缘,“拥军”的基因也随之融入了城市精神血脉。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双拥宣传标语;双拥主题公园、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军事文化博览园等宣传阵地相继落成;公共服务窗口“军人依法优先”均落实到位,拥军氛围浓、基础实、辐射广,尊崇优待在港城大地落地有声。大力对全市121处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建成寸金桥革命烈士英名墙,为社会各界缅怀纪念烈士、传承弘扬烈士精神提供红色教育主阵地。持续开展送医送药活动10余场次,惠及退役老兵3000多名。在全省率先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老兵调解室”,为退役军人等提供法律服务共400人次。创新开展“平安夜访+走进光荣之家”活动,走访退役军人5700多人次,帮助解决问题1400多件,让关心关爱老兵,尊重尊敬老兵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率先在全省并连续5年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涌现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刘定、邱富养等一批优秀退役军人,激励全社会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建成“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184支2万多人,在“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广受赞誉,港城大地爱军崇军拥军蔚然成风。
                                                                                     社会化拥军持续发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化拥军已成为当前双拥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大力组织各镇街、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与驻军单位结对共建,一批批非公经济组织长期向解放军学习,坚持用军队优良传统来优化企业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基干民兵连建设,为官兵提供优质服务,吸纳优秀退役军人,解决随军家属就业等,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持续开展“百企千店齐拥军”活动,共吸纳800多家涉及酒店、餐饮、百货、教育、医疗、汽车等领域的企业和商户,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提供优先优惠优质“三优”服务,推动建立覆盖衣食住行用的拥军目录。依托徐闻县民宿延伸打造首批“老兵驿站”示范民宿18家,探索“双拥+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串珠成链推动社会化拥军向纵深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

                                 图片5.png

                                 图片6.png

                                                                                              军民鱼水一家亲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子弟兵。驻湛部队积极支持湛江经济社会发展,在重点项目建设上给予鼎力支持;连续14年参加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助力28条村脱贫奔康;南部战区海军更是投入1800万余元,帮扶廉江市塘蓬镇六环村实施15个重点项目,积极为帮扶村农副产品进军营、上舰艇“铺路架桥”,结对帮扶的六环村小学被列入全国“八一爱民学校”援建项目,充分彰显了乡村振兴路上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真情。

                                图片7.png

        “七连冠”不仅是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未来奋进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湛江将以此次荣誉为动力,持续深化双拥工作改革创新,推动双拥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推进强国强军事业贡献更多湛江力量。

湛江发布编辑部

采写:李怡茜 梁燕燕

编辑:陈明维

校对:符如瑜

审核:陈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