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水务局直接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狠抓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水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以发展民生水利事业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发力,着力推进我县水务事业新发展。
目前,我县重点水利工程达14宗(其中在建10宗,待建4宗),总投资4.82亿元。已下达资金3.13亿元,完成投资2.4亿元,资金完成率76.7%,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灌区节水配套与改造工程共2宗(包括大水桥水库灌区、三阳桥水库灌区)。总投资1.12亿元,到位资金0.84亿元,资金到位率75%,完成投资0.70亿元,资金完成率83.3%。
2、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共2宗(新寮环岛海堤、新地海堤)。总投资1.34亿元,到位资金0.79亿元,资金到位率59%,完成投资0.7亿元,资金完成率88.6%。
3、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共5宗(包括流沙河、迈陈河、大水桥河、那板河、黄定河)。总投资1.49亿元,到位资金0.93亿元,资金到位率62.4%,完成投资0.43亿元,资金完成率46.2%。其中黄定河拟计划7月底完成施工招标工作,8月中旬开工。
4、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共2宗(包括2015年度、2016年度)。总投资0.56亿元,到位资金0.4961亿元,资金到位率89.3%,完成投资0.40亿元,资金完成率80.63%。
5、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共3宗(包括石林岭水库、南畔水库、大黄水库)。总投资0.31亿元,到位资金0.07亿元,资金到位率22%,项目拟计划8月中旬完成施工招标工作,8月底前开工。
(二)积极推进防汛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各项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基层抗洪防汛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我县安全度汛。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紧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我局本着早部署、早检查、早防范、早处理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战大灾的精神,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积极推进防汛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各项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确保我县安全度汛。
1、汛前安全检查。在汛期之前我局除了常规分组对全县水利工程的进行了汛前安全检查,同时根据水利部“特定飞检”工作要求,与市局一道对全县水利工程,特别是对安全设备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利用10天多时间分期检查了全县将近50宗水库,及时发现大小安全隐患并建册登记,及时整改了一些突出问题,为今年抗击台风奠定基础。
2、隐患整治落实情况。通过组织对所有水利设施、削坡建房、危房、在建工程及山洪地质灾害等重点防御环节深入细致排查出的18处最急于修复的安全隐患点,分步分类进行整改。截至目前针对18处安全隐患点已投入资金256万元进行修复维修。
3、三防标准化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县级已完成,全县15个乡镇(街道)已配置三防信息保障系统和备用电源;收集录入三防责任人信息3900多条,组织三防人员培训2次。
4、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建设。(1)检查镇、村落实山洪灾害防治措施情况。包括山洪防御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山洪防御培训、宣传和演练开展情况。已建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的监测点、预警设施运行、使用、维护及有关经费落实情况;监测信息、预警信息的共享上报情况。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落实、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情况。(2)编制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水管所、县管六宗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负责编制各项防御台风、山洪灾害、洪水等应急预案和村(居)“一页纸”操作应急预案,重点明确转移工作责任人及联系方式、转移路线和安置点。(3)抓好抢险物资的储备。按照“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配齐抢险物资。县三防仓库及各乡镇(街道)、村(居)根据实际需要储备防洪编各织袋、冲锋舟、雨衣雨鞋等一批抢险物资;辖区水利工程水库、涵闸、海堤都贮备了一定数量的沙、石、水泥等。(4)层层落实抢险物资队伍。县三防办建立了一支人数20人民兵的轻舟应急队伍,能熟练驾驶冲锋舟、橡皮艇等抢险救援装备实施应急抢险任务。(5)工作场所及信息化建设。县、乡镇(街道)水管所、县管六宗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统筹利用现有的办公环境建设三防办公区、三防会商区、三防值班区等专用工作场所;水务值班会商区相应配备视频会商系统、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通信及供电保障系统等信息化系统装备。
(三)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过去一年,全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了制度框架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和“五清”工作,为绿色循环发展、加快建设“养生徐闻、生态徐闻”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县、镇两级全部实行双总河长制,明确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县河流、沟渠、水库、山塘等329个水体已经全部进行电子标绘,全县各级河长巡河总次数达1802次,共发现问题23宗,完成整改20宗,县级6条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基本完成,至今年5月,县政府组织开展“清四乱”和“五清”行动、多部门清理大水桥水库库区占地联合执法行动、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河流清漂和综合整治等行动,共清理水面漂浮物2500余吨。投资约1.6个亿开展河流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8公里。清理水库库区占地5余亩,投入资金620多万元。完善县、镇河长办工作机构,落实县、镇两级河长办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等,保障工作经费,确保河长制工作正常运行。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原则要求、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落实河长制工作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和硬性指标。上半年,我县已经完成3条县级河流(大水桥河、迈陈河、黄定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制定了徐闻县2018-2020河长制行动计划及相关专项行动计划、《徐闻县全面开展“五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徐闻县全面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及国务院环保督察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继续搞好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展全县入河排污口摸底清查和整治等工作。开展巡河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良好的河湖保护氛围初现成效。各级河长按河长巡河工作要求,结合汛前安全大检查,汛期安全检查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巡河,对巡河发现的问题跟踪督办,完成整改。建立河长管理信息化支撑系统,完善更新企业微信河长制相关信息及广东河长制APP、“广东智慧河长”微信公众号等信息,系统推进“互联网+河长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完成县、镇、村3级河湖名录构建,补充水库、山塘等信息名录。
(四)大胆探索,力争移民工作更上新台阶。
继续抓好上级水库移民政策的落实,加强移民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做好移民人口的复核汇总及上报,做好移民人口补助资金的发放,加强移民村庄的和谐美丽,推动他们走上富裕发展的道路。今年以来,投入资金604.83万元建设各移民村硬底化道路工程;完成饮水工程资金161.1万元;文化楼建设资金120万元,操场及健身器材建设资金25万元;绿化美化建设资金35.45万元;建设排灌渠道堰陂等工程资金3万元;建设移民村路灯投入资金138.6万元,大大提高移民村庄的生活水平及生产状况。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移民收入,使广大移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存在问题
半年以来,我县水利工作全面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业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二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三是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缺乏,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资金落实困难;四是水库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低,职工增收难度大,部分职工社保得不到解决。
三、下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和水治理制度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节约利用水资源的能力, 着力补上水利建设短板,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通过多渠道加大力度,引进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我单位水利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个别股室出现空编现象,尤其是基层水管所缺编比较多。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力度,充实到水务干部队伍,为我县水务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二)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监管力度。加强对在建水利工程的督查推进工作,严格把好建设关、材料关、资金关和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配合,科学安排时间节点,严格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依时完成。
(三)进一步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水资源“三条红线”的重要指标更加有效地实现用水总量控制、水质达标以及提高用水效率。规范和严格审批取水许可证办理制度,加大水行政执法与征收水资源费力度,大力查处涉水事案,全面实行依法治水,确保水质安全达标。
(四)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队伍建设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队伍自身建设,增强法律意识,提升队伍廉洁自律能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讲求实效,真抓实干,突出重点,抓好落实,为奋力开启新时代水利新征程奠定基础。
徐闻县水务局
2019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