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新国标”保命帖必看!A/B盔可要分清!

  

相信大家一定刷到过一些“显眼包”们戴上五花八门的头盔出去“炫耀”一番的视频
他们或头顶电饭煲、热水壶又或者cosplay蜘蛛侠的


图片


小编奉劝大家一句
别!再!戴!了!


图片


这样十分不安全
轻则被查扣、开罚单
重则伤及性命

电动自行车一旦发生碰撞

就容易失去平衡

惯性作用下驾乘人员会冲出车外倒地

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落地时头部与地面或其他物体碰撞

二是头部直接被车辆碰撞甚至被碾压

因此安全头盔

在此刻能够提高一定的安全系数

因为安全头盔的外壳

可以扩散一部分冲击力

同时吸收撞击力

减轻对头骨和脑组织的伤害程度

那选择不安全的劣质头盔

会有什么后果?

话不多说,上图

图片


图片


头盔不仅必须得戴

而且还得戴得规范

6月26日,“头等大事,保命新盔”解读头盔新国标媒体研讨会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811-2022,以下简称“新国标”)。自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全面替代GB811-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
“新国标”在固定装置稳定性
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
耐穿透、护目镜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7月1日起推行的头盔“新国标”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包括驾驶人以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标准。新增了三个安全性能指标,分别为:头盔护目镜的耐磨性(雾度),头盔壳体表面凸起结构的剪切力和头盔表面摩擦力

图片

在适用性方面,“新国标”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尺寸,头型由旧标准的大、中、小、特小4个头型修改为A、E、J、M、O5个头型,兼顾了成人和儿童的需求;按照形状分为全盔、3/4半盔(春秋盔)和1/2半盔(夏盔),适应了不同季节的使用需求。


图片



图片


而根据头盔的适应对象,“新国标”将头盔分为A类盔和B类盔。

★ A类盔为摩托车乘员头盔,适用于摩托车乘员和电动自行车乘员;

★ B类盔为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仅适用于最高时速不大于25km/h的电动自行车乘员。


图片


目前市场的摩托车、

电动自行车头盔价格差别很大

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许多测试不安全的头盔

多数是没有3C认证

大家切莫贪图便宜

购买“三无”头盔

图片

如何挑选正确、合规的头盔呢?
教你五招↓↓↓

图片

如何挑选头盔

一是要看

看产品的外观、结构组成(硬质的外壳、厚实的缓冲层、较宽且牢固的系带和插口)以及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规范的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合格标志等。

二是要闻

用鼻子闻一闻头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三是要按

用手稍用力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不出坑、不掉渣的产品

四是要戴

试着佩戴头盔,头盔与头部贴合,佩戴舒适,如果配有护目镜,选择护目镜透光性能更好的透明镜片

五是要问

不同头盔种类的防护性能不一样。“新国标”实施后,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A类头盔既适用于摩托车乘员,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在购买骑乘人员头盔时,要选购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

小编在路上也注意到
许多电动车乘员的头盔
是“带而不戴”的状态
头盔的两侧织带和灵魂一样放飞

图片

道路安全无小事
小编奉劝大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小心“侥幸”变“不幸”
关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有几个重点得和大家敲一下

1不系扣=没戴!                              

2大小不合适甚至还将导致二次伤害!

3谨记“量、调、扣”! 

量好头围或试戴头盔后确定头盔尺码,佩戴时需将后部调节器开至最大;然后水平佩戴头盔,不可前仰或后翘。头盔后翘会遮挡视线,无法保护头后部位置的安全性,头盔前仰会导致头盔无法保护前额位置的安全性;再将调节器旋紧,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之后调整头盔两侧织带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并将下巴插口的位置调整好长度并扣紧,以下颚处留有一指空隙。

在发生事故时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能够使骑乘人员的受伤率下降70%
死亡率可下降40%
另外,头盔的寿命一般在2至3年
一旦发现有任何问题
应及时更换哦
骑车戴头盔
安全不吃亏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
将继续把好头盔产品质量关
为大家的“头”等大事保驾护航

图片


素材来源:深圳市场监管

编辑整理:广东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