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市、县工作部署,为做好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并结合我镇生活垃圾管理现工作实际,特制订《南山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工作方案》。
一、目标及任务
(一)主要目标
我镇辖区各村,到2018年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的管理和运输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政策和标准体系;并实现镇村之间协调配合,运转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体制。
(二)主要任务
1、涉及范围:在全乡17个村委会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共计16380户。
2、设施配备:为每自然村配置1到2各垃圾桶。
3、建立垃圾分类管理队伍
二、开展垃圾分类的方法
结合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成分特点,以灰土分类为重点,按照大类粗分原则,将生活垃圾分为:灰土、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五类。
1、灰土垃圾:渣土、炉灰、扫地土、扫院土等;
2、可堆肥垃圾:菜帮、菜叶、菜根、剩菜剩饭等;
3、可回收物:塑料、金属物、玻璃、橡胶、布料、废纸等;
4、有害垃圾:电池、灯泡、灯管、旧电器、废水银温度计、
过期药品等;
5、其它垃圾:以上四种规定以外的垃圾。
(一)分类投放
按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配备统一外观、规格及标志的垃圾分类容器。分类方法中的名词术语和图形标志,参照国家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GB/T19095-2008)执行。
(二)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
村分类后的“灰土、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采取每村委会定时巡回收集方式,分别收集至县级的灰土处置场所,可堆肥垃圾处理站等资源化处理设施和小型垃圾中转站;村分类后的“可回收物”,采取每周定期巡回收集方式,分别收集至县级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站。村分类后的“有害垃圾”,以废农药(剧毒)及沾染废农药(剧毒)的容器、包装物为主,采取每半个月定期巡回收集方式,收集后运输至县级有害垃圾储存(处理)设施。
(三)分类处理
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处理”的原则,“灰土可选择远离水源和居住地的事宜地点进行填坑造地,也可以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其它原材料;“可堆肥垃圾”结合废弃物资源化工作,推广采用生活堆肥、微生物处理等技术等技术就地或相对集中处理,生产出有机肥和沼气等再生产产品,用于农业生产生活再利用;“可回收物”由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主题企业或镇、村清洁队定时收集运输至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或再生利用企业;“有害垃圾”按照环保部门要求,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得企业运送到有害垃圾储存设施进行处理;“其他垃圾”按现行处理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堆肥垃圾处理站等资源化处理设施按照农业部门相关规划及标准配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及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站按照商业部门机关规则及标准配建,有害垃圾储存设施和储存点按照机关技术要求及标准建设和设置。
(四)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也可结合上述工艺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更加合理的分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