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万村清洁 清出美丽颜值——南山镇人大“三清一改”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关键一环,直接关乎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是激活乡村发展潜能的基础密码。南山镇人大深刻把握其政治意义与民生价值,锚定“三清一改”,组织代表投身“万家清洁”与防蚊灭蚊行动,以实干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人大动能,筑牢乡村持续发展的环境基底。

代表示范引领,“万家清洁”激活参与热潮

  烈日炙烤下,人大代表身着志愿服、头戴草帽,奔赴田间地头与村道巷道。铁锹挥动、扫帚穿梭,杂草杂物、卫生死角被逐个攻克,汗水浸湿的背影,成为乡村最美风景。党员代表先行示范,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传统困局,群众从“袖手旁观”转为“并肩作战”。仅5天,208车垃圾清运完毕,杂乱村道、闲置地块重归整洁,村容村貌蝶变,为乡村文旅发展铺就“洁净跑道”,这是代表与群众携手,以环境整治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聚焦健康守护,防蚊灭蚊筑牢发展底线

  响应爱国卫生行动号召,人大代表联动镇村力量,打响蚊媒防控攻坚战。线上,依托村民微信群、宣传栏同步发力,普及防蚊知识,引导群众翻盆倒罐清积水;线下,组织人大代表和村干部上门排查卫生死角,同时联动专业队伍,针对公共活动区、居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消杀作业。232个积水容器清零、0.8万㎡公共区域完成消杀,蚊媒传播疾病风险有效降低,为乡村发展筑牢“健康防线”,让村民舒心生活,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健康乡村”的基石。

 

凝聚共治合力,推动长效治理

  代表们走村入户,讲透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的关联:整洁庭院能提升生活品质,干净村道可便利日常出行,让“环境即民生”理念扎根民心。手把手教整理庭院、扫净房前屋后,鼓励打造“一户一景”,激活村民内生动力。面对设施短板,代表们奔走联络乡贤、争取项目,推动垃圾桶配备、公共厕所建设等基础配套完善。更建立“分组包户”责任制,分解清洁任务、划定责任区,构建“党员带头、代表示范、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让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为乡村发展蓄能。

  南山镇人大将持续以监督为笔、实干为墨,紧盯“三清一改”落实,借专题调研、代表评议强化推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深化。让乡村先有“洁净颜值”惠及民生,再以良好基础蓄力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版图上,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