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镇福田村党支部高度重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软弱涣散得到有效整顿,班子队伍建设、基础阵地建设得到了转变提升,新农村建设、民生事业稳步推进,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抓班子强队伍,攥成强拳头治“软”
市县镇三级领导多次亲临该村调研指导整顿工作,问诊把脉,协调解决在整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年初,针对该村党组织书记空缺影响到班子整体战斗力的问题,该村党支部结合升格为党总支的工作,按照德才兼备原则,依据相关程序选举该村委会主任欧阳天养当选党支部书记。针对上届村“两委”班子由于违纪被全部撤换问题,该村党支部建立起村后备干部资源库,重点挑选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热衷公益事业的人到后备库中。2017年换届,从中选配9名党员群众到村干部队伍中来。针对新上任“两委”班子思想理论欠缺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积极运用支部“三会一课”“四个日子”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班子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电脑操作技能。
建阵地强功能,打牢基础桩治“弱”
该村“两委”办公楼始建于80年代,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且办公面积较小,早已不能满足村“两委”的正常办公需要。为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该村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服务党员群众的环境和条件。去年以来,投入资金12万多元对村办公楼进行了修缮,新装修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添置办公设施设备,方便党员群众前来办证办事;投入资金8万多元升级改造党建宣传阵地,投入资金90万多元新建一幢三层半、建筑总面积约400平方的综合楼,目前,该综合楼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可竣工并投入使用。
树先锋促和谐,搭建服务网治“涣”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真正使党员身份“亮”出来、服务群众“干”起来、先锋形象“树”起来,该村在党员家庭门前醒目位置张挂“党员之家”服务标示牌,标明党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内容。并推行党员干部服务管理网格化,将全村分为10个小网格,实行以村干部为包片组长,党员分片服务结对的模式,开展学习帮带、生产生活帮扶、矛盾纠纷帮化,让党员干部为村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确保群众的诉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一年来,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齐心协力努力下,共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5起,排查问题线索4条,其中涉黑涉恶线索1条,并移交镇扫黑除恶办进一步处理。
强产业促脱贫,激活一池水治“穷”
探索建立“党组织+贫困户+企业”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以村党组织为引领,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贫困户等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贫困户、农户、经济组织等多方共赢。全村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25个、资产性收益项目4个、村集体经济项目2个。如投入约170万元,涉及71户贫困户,与湛江市华煌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菠萝种植项目,该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以订单生产的模式运作,逐步打造成一个企业深加工,普通农户、贫困户分散式种植相结合的产销+加工于一体的菠萝种植基地。截止日前项目收益27851元已经分红到户,还剩6000待分红,预计今年底未脱贫的21户89人全部完成脱贫,脱贫率为100%。
重治理优环境,构建宜居村治“差”
该村党支部始终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推进村级事业发展。积极发动党员干部落实“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对村巷村道、村边河溪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建筑废料、杂草、枯叶、漂浮物等进行清扫、打捞,并将整理出来的垃圾及时清运。近年来,该村共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修建硬底化道路16.28公里、公厕11座、水塔7座,活动场所11处、篮球场9个、宣传栏15个,新装健身器材10个,投放垃圾箱36个,安装路灯1500多盏。通过修建治理,各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群众锻炼健身有了好去处,党员群众幸福感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