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镇2019年度工作报告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镇党委、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奋力当好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排头兵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镇域经济明显增强。农村经济不断增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2019年,全镇种植水稻1.58万亩,甘蔗1.62万亩,北运蔬菜4.45万亩;良姜1.22万亩,香蕉2.38万亩,菠萝1.5万亩,火龙果4100亩,商品林3.7万亩。大力发展优质品种,推广“台湾二”火龙果、“妃子笑”荔枝、“海花”甜玉米、金菠萝、台湾凤梨等优质新品种。积极创建火龙果种植基地,以点带面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巩固发展冬种蔬菜产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养殖产业。大力支持广东辰海、海壹、国联等公司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推动规模化养殖。全镇出栏生猪8970头、肉牛2512头,羊2916头,实现牧业产值4583万元。全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5亿元。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按照“招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努力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全年新注册成立34家企业。晶科渔光光伏发电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预计工业总产值1.38亿元。第三产业日益活跃。大力发展餐饮、服务等产业,新增登记个体户126家、专业合作社3个;积极培育瓜菜流通产业,全年交易农产品38万吨。

  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步伐加快。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车站西侧空地整治,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竣工投入使用,启动恒通路改造。大力实施利民惠民工程,应急水源项目工程顺利推进,继续跟踪落实西洋、赤农垦造水田项目,完成大塘、福田、华林等村委会5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补充恢复面积60多亩,10条自然村173.7亩的拆旧复垦项目顺利实施。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加快道路建设,新建硬底化农村道路36.3公里,打通群众致富奔小康“最后一公里”。大力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逐步完善农村饮水管网建设,解决了12条自然村692户3322人的安全饮水困难问题。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落成了龙城村、那宋村两条自然村文化楼及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动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工作往深里走;龙发社区与那光、月灵、那宋等20个自然村新增设了村巷道路灯,农村亮化工程稳步开展。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广泛发动群众推进“亮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深入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镇区秩序综合管理,镇区三条路段实行禁停,强力推进店铺入室经营,镇区秩序井然有序。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加强“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大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中小河流管理,生态宜居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大力整治镇区及农村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等行为,清理违法用地3宗、违法建房2宗、非法采石8宗、非法采沙4宗,制止违法建房22宗,拆除违建矿石加工场1间。

  三、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深化和巩固“平安龙塘”建设成果。以“平川2019”、“飓风2019”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2019年1月1日至12月19日,龙塘派出所共接警669起,有效警情164起;共立刑事案件44宗,破获 41宗,破案率93.1 %,刑事拘留23人,逮捕11人;立治安案件80宗,处理 58宗,抓获吸毒人员53人,治安拘留 50人,查强制隔离戒毒35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 0人;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和社会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司法、社区民警、网格员、社会组织的作用,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强化挂牌整改。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挂牌整改,争取脱牌摘帽。截至目前止,全镇共排查线索13宗,其中涉恶线索 1宗,涉乱线索12宗,已办结7宗,其中涉恶线索办结1条,涉乱线索办结6条,6宗正在积极办理之中。查处吸毒人员36人,其中行政拘留10人,强制隔离戒毒20人,社区戒毒6人,收缴毒品16.3克。全力加强缉枪治爆行动,收缴非法枪支8支(其中:自制猎枪2支,自制改造小口径手枪3支,自制火药枪2支,气枪1支),查扣无牌无证机动车辆28辆,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源头治理。进一步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全面实行镇村干部驻点村(社区)接访化解矛盾纠纷制度,加大“三访”案件和历史积案化解力度,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敏感时期社会和谐稳定。镇综治中心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网访297批次,办结291宗。“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推进,群众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四、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百姓福祉不断提高。坚持以民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百姓民生福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认真落实五保、低保、孤儿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政策,严格执行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全镇纳入低保1238户4154人、新增92户232人,发放生活保障资金1308万元;五保232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29万元;孤儿91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804万元;2367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共发放补助资金404.25万元。发放渔船油料补贴80.10万元,休海渔民补贴77.28万元,基本农田保护经费186万元。危房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危房改造11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深化脱贫攻坚。全面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对标市委、县委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全力抓好整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抓好教育、医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最低生活、医疗救助等政策落实,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推进消费、就业扶贫,强化贫困人口识别质量和动态管理,加强完善台账资料及管理。全力做好相对贫困村及相对贫困人口(925户2927人)有序退出,全年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44.06万元,推进扶贫落地11项,惠及贫困户392人。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大力开展“法制进校园”、“安全意识教育”、“十佳孝子讲座”等主题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教育强镇”成果有效巩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推进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医疗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体事业呈现新局面。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13个村(社区)建起基层服务中心,图书刊物添置8000余册,进一步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举办群众广场舞巡回演出10多场,赤坎、麻湖等50多条自然村成功举办奖教奖学、送戏下乡等系列农村文化活动,镇村文化氛围呈现新局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完成14.06万亩耕地外业测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1.1万多本,确权工作基本完成。

  此外,统计、武装、应急、殡改、环卫、供销、农机农技、市场物业、食品药品、广播电视、交管、国土、供电工青妇、畜牧兽医、海防打私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

  五、大力加强效能建设,政府形象不断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府效能提质增效,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四风”整治,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管理。诚恳接受人大的监督,扎实推进机关站所评议工作,着力提升站所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充分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办理县、镇两级代表意见与建议12件,均得到较好的落实。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政府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风清气正、人心思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镇域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镇区扩容提质“瓶颈”仍未突破、市政管理压力较大;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维稳工作压力大,一些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民生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精准扶贫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繁重,土地权属纠纷、安全生产等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干部缺乏开拓创新和狠抓落实敢于担当的精神,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我镇将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对标各项工作存在问题,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全力促进镇村扩容提质,努力打造宜居新龙塘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以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环半岛公路龙塘段启动建设;实现高凉至北腊港战备公路全面竣工,争取规划建设海甲线新桥至华林竹园段等农村道路,进一步完善全镇交通网络。

  加强优化镇区环境。加强镇区秩序整治,巩固提高生态文明镇创建工作成果。吸收兄弟乡镇先进做法,结合本镇实际,优化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具体措施,促进生活垃圾和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镇级3P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集镇排污问题。

  加快镇村协调发展。加大镇区规划建设力度,拓宽镇区框架,促进镇区扩容提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继续抓好镇政府院子、恒通路、新民街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镇区周边村庄整治,加强整治镇区街道“六乱”现象。大力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镇村建设整体水平,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新龙塘。

  二、全力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

  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调整优化农作物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继续完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任务,加快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加快培育壮大农村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济实体,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不断完善农业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积极协调,争取完成2022亩垦造水田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壮大海洋渔业。积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大力支持广东辰海、国联、海壹等公司发展,巩固对虾良种基地建设,积极扶持渔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渔民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海洋经济。

  做大工业经济。强化招商安商工作。充分发挥深水良港、生态海岸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客商投资置业。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认真抓好广东辰海国家级对虾种苗迁建等项目建设。想方设法引进良姜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认真谋划良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加大民营、个体等经营实体的扶持力度,继续抓好“个转企、企转规”工作,如期完成县下达我镇的“个转企”目标任务。发展壮大镇域经济。继续跟踪服务好龙糖酒精厂、牛郎石场复产工作,积极跟踪服务晶科光伏发电及恒通木材制造厂等企业,做大做强我镇工业经济。

  激发第三产业活力。精心规划旅游产业。充分利用海岸资源,主动对接服务解放海南岛渡琼作战纪念园、博赊港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充分挖掘青安湾、生态农业等旅游资源,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农产品快速流通。支持发展物流快递行业,突破农村“物流”瓶颈。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广农村网购,助推第三产业发展

  三、全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优化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大力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争取早日实现摘牌脱帽。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平安龙塘”建设,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两抢一盗”、涉枪爆、涉毒等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监管。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着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海防和反走私属地管辖责任,确保走私案件零发生。加强“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治龙塘”建设,全力做好挂牌整改工作。

  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强化信访责任制,落实领导包案和镇村干部挂点村(社区)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增进人民福祉

  关注民生,强化社会保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仍在册的11户相对贫困人口各项指标达标、实现有序退出。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政策性保险工作,提高农业防御风险能力。认真做好新农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民政工作,认真落实保障政策,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加强敬老院管理,不断改善五保户集中供养环境。建立健全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和大病救助等保障机制,完善镇级救助站建设,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加大投入,夯实民生事业基础。继续抓好安居工程,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扎实推进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垦造水田,下冯、昌发片区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前村、后寮、麻湖等6条自然村灾毁工程项目建设,推动赤农农场、东家园农场拆旧复垦项目建设,加大基本农田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河长制,推进小河流域整治,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扎实开展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土地管理。

  统筹兼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深化医疗综合改革,完成公建民营卫生站建设,抓好重大疫情防治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确权颁证任务。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打造文化乡村。认真抓好计生、殡改、人防、武装、海防与反走私工作。抓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强化违法用地执法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沙石矿产行为。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会、统计、武装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五、全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打造法治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确保镇党委决策部署落实生效。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坚持阳光政务,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打造效能政府。始终把政府工作建立在办实事、办成事的基点上,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专心致志思发展、谋发展、求发展,建设能干实干型政府。坚持实行目标管理,做到时间倒推、工作倒排、任务倒逼,做到敢为善为、言信行果、求真务实,以“工匠精神”抓好事关龙塘发展的大事。

  打造廉洁政府。认真抓好上级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坚持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零容忍”的态度支持纪检部门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努力打造干净干事、敢于担当的政府团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