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来了——渡琼作战指挥部

    

如果说灯塔是法国文化在南端小镇诉说着历史沧桑,那么这座不太起眼的三层小楼则在讲诉着一段血泪交融的红色历史。

1949年底,华中华东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解放状态,唯独海南岛还在国民党将领薛岳将军的控制之下。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奉命挥师南下,进驻到徐闻县博赊港至角尾乡沿海一带,进行短暂的渡海作战适应性训练。四野战军可谓是支精锐部队,一直从东北的松花江打到中国大陆最南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渡海作战是他们面临的第一次海上作战,因此,其训练之难度可想而知。

1950年3月5日晚上7点,在四十军参谋长苟在松和营长陈承康的率领下,三五二团一个加强营799人乘坐由本地80名船工驾驶的13艘木帆船自灯楼角起航,打响了解放海南岛战争的第一枪。当晚6时,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三艘木帆船一起起锚,直指海南岛。于次日1点,在海南白马井一带顺利登陆,和岛内的琼崖纵队第一总队取得胜利会师。

4月16日,在兵团下达大举渡海总攻作战命令后,当晚7点,四十军18700人由军长韩先楚指挥,乘245艘木帆船自灯楼角起航,克服了大雾、巨浪等天气因素,于次日4点在临高角登陆,创造了用木帆船打败敌人军事舰艇的军事奇迹。中国人民解放军赠予的锦旗上,八个大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解放海南,功在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