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尾乡2013年鉴

  角尾乡2013年鉴

  【概述】 角尾乡位于徐闻县西南部,东、南面临琼州海峡,西南临北部湾,北连迈陈镇,海岸线长27公里,总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475亩。角尾乡行政辖苞西、潭鳌、北注、仕寮、沙土、符宅、角尾、上寮、许家寮、下寮仔、放坡11个村民委员会,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818人,是一个“以农为主,渔农、旅游并举”的乡镇。角尾乡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有祖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特有的北部湾和琼州海峡分水线及珊瑚礁群等旅游景点。该乡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是徐闻县食盐的重要生产基地,有盐乡之称。201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3177万元,增长7.5%;乡镇企业总产值11378万元,增长9%;财政总收入 40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546万元,信用社、邮政存款达16900万元,同比增加4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96元,实现了上一年提出的目标。

  【农业】 农业是角尾乡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累计达1.2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蕉、木瓜、红葱、青椒、茄子、玉米、花生、韭菜等。2013年该乡在往年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推广良种良法,引进红葱、花生、青椒、芒果、茄子等良种,推广引导农民使用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大部分农业种植面积覆盖了电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现代设施农业初具规模。同时,重视品牌打造,2011塑造了“珊瑚薯干”品牌,2013年进一步深入挖掘乡村特色,预计在2014年推出富有乡村特色的“角尾番薯”品牌。2013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23177万元,增长7.5%。

  【海洋经济】  角尾乡三面环海,沿海群众大部分以浅海捕鱼、海水养殖业和海洋运输业为生。2013年全乡海洋捕捞量达875吨,捕捞收入达872万元。在海水养殖方面全乡共计养殖面积达679公顷,主要养殖对虾、石斑鱼、金枪鱼、单性罗非鱼、墨西哥红贝等。2013年全乡养殖业收入达1235万元,同比增长1.7%。目前该乡海洋运输方面共拥有运输船近100艘,从业人员近1000人,年产值近1500万元。2013年该乡在浅海捕鱼、海水养殖业和海洋运输业三个方面实现了海洋捕捞业持续发展、海水养殖业优势凸显、海洋运输业稳步前进的目标。

  【旅游业】  角尾乡旅游景点目前是徐闻县旅游的一个道亮点,具有盐乡风情、灯楼角旅游区、国家级珊瑚礁、风电奇观等资源。灯楼角旅游区,位于东经109?55′,北纬20?13′在大陆南极的岬角上建有形似塔楼的航标灯塔,故称之。灯楼角旅游区建设正在不断完善,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窖尾祥光、郁葱浓绿的野菠萝林、神奇的北部湾与琼州海峡的分水线和解放海南岛渡海启渡点,现存渡海作战指挥部遗址和纪念墙等物,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级珊瑚礁群总面积33万亩,绵延27公里,宽1500—6000米,被有关专家评估为中国大陆最大的珊瑚生长基地。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珊瑚保护区,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珊瑚保护区,在角尾辖区内设有珊瑚管理处。2007年被省评为最美丽的海岸线。2012年粤能风电竣工投产后角尾沿海将矗立一排风车群,碧海蓝天、茂密的森林和风车将形成一道美丽的风车风景。

  【乡镇企业】  角尾有珍珠核加工业、珍珠贝壳加工业、虾苗场、手套加工厂、盐场、电子半成品加工、对虾保鲜包装加工等多家民营企业,201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610多万元,年创收913万元。同时广东粤能落户角尾乡,粤能风电年创税可达1000多万元。该乡集体企业北洋盐场目前是湛江市最大民营盐场,盐田面积84公顷,年产能力6500吨。同时全乡现有私晒盐田1720亩,年可产盐1.7万吨,振兴盐业经济。

  【基础设施】  角尾乡发动群众及社会力量捐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不断改善农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了仕寮洋2000多亩农田改良项目建设,将其建成圈养牧场;推广引导农民使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有微喷、滴灌等,大部分农业种植面积覆盖了电网,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现代设施农业初具规模。二是修建角尾市场通向政府道路水泥硬底化,修补了乡集通灯楼角旅游区的道路并对其中一段进行了硬底化,借助粤能风电落户角尾乡的优势,修建仕僚至灯楼角的环海水泥道路已立项,计划年底开工。三是逐步完善集市地下排污设施,改造了角尾市场排污道,整治脏、乱、差现象,集市品位不断提升。

  【民心工程】  角尾乡领导班子重视民生热点问题,精心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2013年,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契机,改善乡村卫生环境。角尾乡投入资金70多万建立覆盖全乡垃圾收集点(村级)、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池30多个,方便群众处理生活垃圾;二是积极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引导和帮助群众参与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三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191户五保对象,956户低保对象享受救济政策,发放救济资金153多万元;四是争取专项资金82.5万元,2013年支持改造55间茅草房;五是落实强农惠农资金172万多元,农村道路建设补助70多万元,资助45名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近700人次;六是加大强农资金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对角尾乡经济支持作用日益明显。截至今年8月,全乡发放支农贷款2210万元。

  【文教卫生】  全乡有1间中学,2间完小,4间分教点,在读人数1935人。全乡20条自然村成立了奖学协会,动员社会热心人士筹款奖学,乡奖学协会于8月份开展奖教奖学晚会,表彰113名优秀学生和14名优秀老师,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2013年小学升初中考试,有12人考上徐闻县梅溪中学;初中升高中考试,有20人考上徐闻中学;高考成绩显著,考上本科线学生有108人。该乡、村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卫生院新添置医疗器械一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上寮村文化广场、放坡村文化娱乐广场、中心小学体育场等已建成使用,大大丰富了角尾乡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乡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计生殡改】 2013年计生、殡改工作稳步推进。严格落实《角尾乡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责任制》和《角尾乡殡葬管理目标考核》,全力抓好计生、殡改工作。2013年,全乡人口出生率14.2‰、政策生育率87.7%、人口自然增长率8.92‰,顺利通过市、县计生服务考核。殡改工作稳步推进,按时完成上级下达指标任务;

  【综治维稳】 角尾社会治安良好,基层维稳组织体系较为完善,按照上级要求不断健全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委会综治工作站,全乡有11个村委会建立治保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扎实开展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建设和反走私“六无”试点活动;依托乡村两级综治平台,整合“三大调解”资源,依法化解社会矛盾,认真开展“六清查六落实”和清枪禁毒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该乡立刑事案件16宗,破获刑事案件16宗,破案率100%。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人,受理治安案件6宗,强制隔离戒毒43人。同时通过法律委知识讲座、宣传栏、标语、送法律送政策下乡等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群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013年,角尾乡荣获“徐闻县清枪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和“徐闻县政法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资源环境保护】  紧紧围绕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角尾乡党委政府主导乡林业、公安、工商、渔政、各村委会组成联席工作小组,将打击捕杀贩卖候鸟、保护珊瑚滩涂、建生态公益林、清枪等工作结合起来,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建立健全海滩涂、耕地、候鸟保护工作责任机制,加强森林和海洋资源保护,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乱填乱挖海滩涂等违法行为。2013年角尾乡专门组织护鸟行动领导小组加大对候鸟的保护力度,有效地保护了候鸟过冬。国土部门认真抓好土地管理和农田保护工作,2013年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执行建房用地报批手续,严格取缔乱搭、乱建、乱占等违法用地行为,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全年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26宗,涉及土地面积12.6亩,其中耕地面积0.3亩,查处率100%;该乡现有森林面积8347亩,其中生态林5232亩,森林覆盖率达35%。切实做到了项目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并重,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存在问题】 一是工业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较低,乡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仅有广东粤能风电及两家小型电子厂落户角尾乡,尚未形成产业群。盐业资源还未得到很好开发,特别是农海产品加工业领域处于空白状态,没有把资源优势转成经济发展优势。二是旅游经济发展有待加强、旅游资源缺乏有效保护,虽然角尾乡有大陆最南端灯楼角和珊瑚礁群两大自然资源,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造成旅游业有效开发不足和珊瑚礁群破坏严重,导致借助盐乡风情、灯楼角、珊瑚礁、南端等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三是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四是海洋资源日益衰退,海水污染日趋严重,养殖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五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负债较大,偿还能力有限。

  (熊新如)

  角尾乡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家平(2011.7-2013.5)

  柯  俊(2013.5-      )

  党委副书记、乡  长:黎文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临行(2013.5—      )

  人 大 副 主 席:吴沉香

  常 务 副 乡 长:郭  宜

  党  委  委  员:郑立新

  林英虎

  王春玉

  林望景(2013.5—      )

  副    乡    长:黄奋奋

  黄开宽(20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