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茂名“蝶变”经验引发各方关注。“茂名经验”的“特”体现在哪里?对和安镇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过程中又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11月24日至26日,徐闻县和安镇党委书记邱之放率和安镇“百千万工程”考察团,赴茂名市、湛江市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访谈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茂名高州市、茂名信宜市、湛江廉江市、湛江麻章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特色街区、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建设美丽圩镇、提升农村风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工作思路,把他山之石转化为推动和安“百千万工程”的实效。
徐闻县和安镇领导班子、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党政办主任、人大办主任、农办主任、党建办主任等28人参加考察学习。
把“调研经验”转化为“和安实践”
在茂名高州市,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根子镇荔枝博物馆、贡园、柏桥村“柏桥讲堂”“柏桥实践馆”、柏桥农创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红荔阁、南塘镇彭村村委会、曹江镇帅堂墟等地,详细了解当地产业打造、推进荔枝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创收、荔枝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美丽圩镇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由旧粮所改造而成的高凉菜培训基地等经验做法。听取了高州市将荔枝发展成富民兴村的“致富果”、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情况介绍,并就全面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进行现场交流。
和安镇考察团参观中国荔枝博物馆
在茂名信宜市,考察团前往钱排镇双合村,实地观摩李花谷和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项目,观看了山水双合宣传片,深入学习当地坚持示范引领与美丽圩镇建设相结合、创新农房风貌管控、全面提升农村风貌方面的成功经验。碧波粼粼的河面、干净整洁的环境、满山遍野的李树、星罗棋布的田园小景、以人为本的书屋……山水相依、田园相守、人景相融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让考察团成员眼前一亮。考察团还听取了由钱排镇年轻公务员组成的宣讲团介绍三华李特色产业,以一树李花撬动文旅融合新面貌,充分发挥三华李产区优势。2022年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月均迎客逾10万人次,成为信宜最火爆的乡村振兴旅游打卡点。
和安镇考察团参观中国李乡·山水双合项目基地
在廉江市良垌镇,考察团了解到廉江市全力打造“多彩良垌·醉美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仅用约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长38.5公里连片6条行政村(居)79条自然村的示范带建设,漫步良垌镇中塘村,处处可见乡风文明标语和文化墙、宣传栏,文明新风吹遍中塘每一个角落,依托中塘革命纪念馆,以红色资源为宣传载体,因地制宜建设中塘革命纪念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打造精神传承的“红色平台”、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的“学习平台”,聚焦理论宣讲、红色文化服务、乡风文明等服务内容。听取了中塘村特色民宿是如何带旺了中塘村的人气,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拉动了餐饮和土特产消费,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和安镇考察团参观廉江市中塘村特色民宿
在湛江麻章区,考察团参观了金牛岛红树林保护区和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近距离接触“海上森林”,对近年来湛江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作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赞叹不已。在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参观养殖基地,认真听取基地有关人员关于企业发展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等方面的介绍。
和安镇考察团参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
邱之放在考察中表示,茂名市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柏桥村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荔乡路径;彭村提炼“四大精神”助力基层治理;高凉墟依托地方文化,强化联城带村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示范墟;钱排镇基于一方水土,深挖三华李“土特产”富矿,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中塘村引入特色民宿,成就富民产业,助力提升乡村的颜值;金牛岛持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走出一条红树林保护和水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恒兴种业以“恒农兴邦”为使命,重点解决水产种业“卡脖子”问题等,十分值得和安镇借鉴学习。
邱之放要求,全镇各部门、各村(社区)要以此次考察学习成果指导和安镇“百千万工程”工作,切实把“调研经验”转化成“和安实践”。要立足和安镇实际,进一步优化思路、细化举措,用好用足地方特色资源,在“加快建设乡村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绘就冬松岛‘文旅+’新画卷”“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打造治理现代化样板”等方面持续发力、大胆探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因地制宜,促“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考察团成员认真听、仔细看,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茂名市、湛江市的优秀经验做法,对标先进、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切实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为扎实举措,更好地创新推动和安“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
和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考察团产业发展组组长张袖认为茂名高州市柏桥村通过鲜果加工、电商带货、乡村旅游……各类产业不断发展,推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经验做法值得和安镇学习借鉴。“我们和安有着优良的生态禀赋,有2个万亩虾田、对虾加工厂、专业技术人员、检测中心等资源,以‘2个万亩1个中心’打造对虾示范带;大力发展套种模式种植斑斓叶,贯通斑斓叶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培育‘一镇一业’区域特色农业品牌;依托我们海岛文化,讲好海岛故事,创新海岛模式,开发多样化旅游线路产品,助力打造‘一片叶两个基地五个海岛’的产业新格局。”
“信宜市依托双合村资源优势,保留‘真山水、原生态’的岭南乡村特色风貌,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风貌带,值得和安镇学习借鉴。”和安镇人大主席、考察团文旅融合发展组组长朱文奕表示。今后和安镇冬松岛可以依托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和海岛文化,打造特色海岛民宿、红树林观光栈道、观海阁、落日观海栈道、采海节、“最美冬松”短视频大赛等亮点,以岛上观光路线、冬松岛到九龙山及冬松岛到北莉岛海上观光路线等“三线”全力构建冬松岛“文旅+”发展新格局。
“南塘镇彭村以‘四大精神’引领文明风尚,打造小小法治民主议事厅,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值得和安镇学习借鉴。”和安镇党委副书记、考察团基层治理组组长游堪劲表示。和安镇将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方式,聚焦构建高效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组建以“镇领导班子+人民调解、执法调解、信访调解、司法调解‘四大调解方式’+N种力量入驻”为运行模式的“1+4+N”多元解纷主阵地,真正让“枫桥经验”在和安落地生根,为和安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