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法律知识学起来

违法建筑是什么?

违法建筑是指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违法建筑有什么危害?

1.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违法建设可能超过或破坏原有建筑的承重结构,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损害水、电、燃气等相关设施,安全隐患较大。同时违法建设所使用的木材、彩钢夹芯板、玻璃建材等材料,既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又容易发生高空坠物等事故。

2.影响社区环境品质。违法建设破坏原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对小区形象品质造成负面影响。违法建设还容易引发邻里矛盾,构成社会不和谐因素。

3.直接造成财产损失。违法建设自身建造成本较高,一旦被认定为违法建设实施拆除,既会造成原有财产的损失,又要承担一定的执法成本。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四十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并公示。

第六十四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