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徐闻县“百千万工程”2024年度“镇在进行,村在行动”大比武活动开展以来,城北乡聚焦“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安排,因地制宜谋发展,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一、发展特色资源,凸显经济“镇”能量
城北乡城郊结合部特征明显,依托粤海铁路、S376线、湛徐高速、207国道和木兰大道等道路交通优势,近年来,城北乡因地制宜大力延伸发展农业产业链,生产布局形成了北调蔬菜、火龙果、香蕉、荔枝、茭白等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乡北运蔬菜收购点共47家,主要涉及农产品以玉米、辣椒、茄子、豇豆、韭菜为主,旺季时全乡47家收购点一天预计运送达约8000吨,带动约劳动力2000人。从田间到餐桌,“菜篮子”产业链纵向打通、横向联结、上下游结合,服务消费者,并带动周边村庄村民就业,推动城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美丽通道,彰显城北特色形象。沈海高速徐城出入口至头铺路段约长3.5公里,为推动“一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建设,已补植乔木521棵,新建14449平方米的人行道,并进行道路两旁排污管道改造建设。下一步,城北乡继续做好风貌提升管控打造工作,在该路段沿线进行外屋立面改造和打造道路入口景观,利用特色标志亮化加持,建设美丽入口,充分彰显城北特色形象。
二、凝聚多方合力,打造“绿美城北”新格局
一是发动群众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动村志愿者、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成果,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难点问题,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216个。
二是凝聚示范力量。城北乡发动党员干部与绿化管护、美丽庭院创建相结合,通过乡干部下沉一线、村“两委”、党员共同参与发动,打造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朋友圈”,以“红”带“绿”,依据绿化标准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群众参与,让村民“当主角”“唱大戏”,激发家庭创建潜能,现城北乡累计打造410户美丽庭院,示范典型25户,类型涵盖党员干部、外出人员、群众等各类人群。
三是发挥帮扶力量。城北乡积极响应广东省委部署开展绿美乡村建设,通过党员干部带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外出人员及群众参与,拓展打造了“外出人员林”“乡村振兴帮扶林”“党员先锋林”等主题林,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走深走实。在全乡种植黄花风铃树、沉香、白玉兰、紫荆花等品种树木4377株,其中和家、西埚、石岭这三个行政村在辖区内共植树961棵,致力打造“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季常绿、处处皆景”的美丽家园。
三、“西埚—和家—石岭”示范村建设已显成效
西埚村因利用区位优势,以物流助推区域发展。进村周边的仓库出租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西埚通过仓库出租,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如电商、零售业等。对西埚村至宿虎村公路路面进行扩建改造,资金投入180多万元,长度为2.89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投入80多万元建设西埚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党群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汇聚外出人员力量,共促家乡发展,外出人员为西埚村至宿虎村改建道路捐赠130余盏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助推西埚村的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
和家村以柠檬产业为引领,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其中马林村种植香水柠檬约600亩,带动附近的300多名群众从事该行业。种植户通过与水果经销商、超市、电商平台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销售渠道畅通。城北乡村道CK06线207国道至和家村公路加宽改造工程已经竣工通行,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此外,和家村通过积极筹措资金,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石岭村系统合理地规划村庄建设,积极谱写发展新篇章。一是聚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发动党员干部、热心外出人员、群众参与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乡村。今年城北乡已安排乡村振兴资金共计126.69万元支持石岭村建设,努力实现各类基础设施持续有效运营。目前全村硬底化道路已建设49.9公里,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汇聚多方力量,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大力推动村庄“五边”和“四旁”绿化,动员外出人员、企业家积极参与,提高绿质、增强绿效。目前石岭村绿化苗木数量360株,村容村貌换新颜。四是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百库千塘万池”工程项目为契机,将石岭村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在玛珥湖周边鼓励村民种植果树,逐步实现超过1000亩以上的果树种植园,并开发利用石岭火山口自然景观和古民居的历史文化,发展农文旅产业。
接下来,城北乡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新部署,瞄准战略定位,以“百库千塘万池”输水储水网络试点乡镇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抢抓政策机遇,精准谋划项目,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获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