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乡振帮扶—城北文旅“创”设计实践团:揭开城北古村的独特魅力

  为推广和宣传城北乡千年古村“那练村”文物古迹并助力其古村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承,乡振帮扶—城北文旅“创”设计实践团于8月3日上午前往徐闻县城北乡那练村参观学习古村遗迹,并向当地村委会干部了解了更多有关那练村的生活习俗与历史发展状况。640.jpg

  那练村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雷州半岛西南部,始建于北宋宣和七年,拥有逾八百年的悠久历史。自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由科举人骆福源创立以来,村庄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土资源,发展成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聚落。近年来,那练村积极推动现代化发展,通过提升水利设施和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振兴的和谐融合。

  那练村现存的几座代表性古民居为“外翰第”、骆氏宗祠、那练村宗祠、真武庙、宋井。

  在那练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位于那练村东田坑旁的宋井。刚到目的地,队员们就被宋井的古老魅力所吸引。宋井位于村东田坑旁,始建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由教谕骆福源亲自开凿。井水清甜,四季常流,至今仍是村民的重要水源。站在古井旁,大家仿佛回到了八百多年前,感受到那练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微信图片_20240807090115.png

  在骆氏史馆里,村干部为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骆氏始祖的事迹,同时队员们见识到了那练村丰富的历史遗存。史馆内陈列的千年石洗池、义田碑和千人墓碑等珍贵文物,无不诉说着村庄的辉煌历史。这里记录了那练村民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点点滴滴,也展示了现今活跃于国内外的骆氏后裔的成就。骆氏史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发愤读书的宝贵资源。微信图片_20240807090140.png


  骆氏宗祠作为村内的重要文化场所,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宗祠内有历代骆氏先祖的牌位和画像,同时宗祠的牌匾“骆氏宗祠”是由康有为先生题名而成,展示了骆氏家族的荣誉和历史。这里不仅是宗族文化的象征,更是村民团结和传承家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在祠堂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那练村浓厚的家族情谊和历史厚重感。

微信图片_20240807090434.png

  古村建筑四合院的独特结构深深吸引了队员们。建筑始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为四合院式砖石木结构硬山顶,总面积489.64平方米。古宅分为门楼前厅、左右侧厢房、后厅。古宅距今有一两百年历史,是当地保存较完整一座古民居,是研究徐闻县清代古建筑的实物资料。微信图片_20240807090256.png

  典雅的建筑布局和古朴的装饰,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也展示了那个时代对家庭和谐的追求。四合院内的庭院绿意盎然,飞檐翘角、精美的瓦片和雕刻装饰,让大家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到浓厚的家族文化和传统美学。

  所谓“外翰第”即是有地位的文翰人家的外衙的意思。那练村“外翰第”位于城北乡那练村东,坐北向南,是清代嘉庆年间,由那练村人、拔贡骆子元所建。

  那练村的外翰第遗址则展现了村庄重视教育的传统。尽管遗址周围的居民房逐渐现代化,但这里仍然是村民心中珍贵的历史记忆,承载着那练村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这里,队员们感受到一代代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微信图片_20240807090318.png

  此次实地参观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那练村的历史与文化,还亲身感受到了该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显著变化。

  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和实地考察,队员们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乡村振兴的认同。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扎根历史,拥抱现代,才能真正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队员们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投身这样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