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许某与刘某却因宅基地纠纷积怨长达22年之久。12月8日,徐闻法院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优势,成功执结这起多年未决的土地纠纷案件。
(法院会同多部门到纠纷地测量勘察)
许某与刘某同为城北乡某村村民,相邻而居。2000年,许某因刘某建房侵占其部分宅基地而引发纠纷,多部门调处未果。2018年,许某将刘某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刘某拆除其占用许某宅基地的部分房屋建筑物。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难以确定双方宅基地的具体界点,执行陷入僵局。在案件诉讼和执行过程中,许某和刘某曾数次赴省进京上访,且引发多起互相打砸事件,积怨深重。
(双方当事人签署和解协议)
为妥善处理该纠纷,防止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徐闻法院多次组织协商调解,侧面了解到刘某存在生活贫困且自认为被人欺凌的自卑心结。今年以来,徐闻法院积极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在上级法院的指导及城北乡党委、政府和西埚村委会的配合下,以刘某的心结为突破口,加大案件化解力度,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有所缓解。
12月8日上午,在湛江中院立案庭法官的指导下,徐闻法院与县信访局、城北乡人民政府等部门协同联动,到现场化解纠纷。起初,双方当事人仍互不相让、争吵不休,气氛剑拔努张。法官耐心安抚双方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情绪后,针对双方的诉求,法官会同多方测量勘察,结合纠纷的起因、现今双方的分歧,指出双方宅基地合理的界点,并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城北乡党委、政府及村干部也表示将对被执行人家庭困难的情况进行适当帮扶,以消除被执行人的心结。
(双方当事人就宅基地相邻的界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
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最终,原本积怨甚深的两家人化干戈为玉,握手言和。双方就宅基地相邻的界点达成共识,签署和解协议,刘某承诺定期自行拆除其在许某宅基地上的建筑物。该案顺利执结,多年积怨终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