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2018年政府预算公开
目录
一、预算报告
二、预算草案报表
(一)一般公共预算
(二)政府性基金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三、相关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二)举借债务情况
(三)2018年"三公"经费计划情况说明
(四)预算绩效工作推进情况
一、预算报告
徐闻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徐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全县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提交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我县财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及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挑战,面对收支矛盾突出的财政形势,通过加强收入征管、调整支出结构、整合财政资金、强化财政管理,预算执行取得预期效果,财政运行整体良好。
(一)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13,3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1.01%,可比增长0.31%;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79,441万元;调入资金27,85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9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310万元;上年结余40,183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413,3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1,89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49%;上解支出4,609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50万元;结转支出59,799万元。
(二)2017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18,862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53,299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6,4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1 %;基金上级补助收入3,01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516万元;上年结余 42,028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18,862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67,036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5,80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6.98%;调出资金27,856万元;结转支出23,970万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7年全县会议费及“三公”经费支出1,118.50万元,比上年1,447.13万元减少328.63万元,下降22.71%。
二、2017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夯实增收基础,实现财政稳健运行。
一年来,在全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不断加深、税收增长乏力、增收工作面临种种困难的大背景下,财税部门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我县财政收支保持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2017年我县税收收入28,237万元,可比增长26.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3.50%,其中:国税收入10,529万元,可比增长25.12%,地税收入17,708万元,可比增长26.96%,税收收入实现高速增长;非税收入16,23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6.50 %,比上年下降11.96%,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1、聚焦产业发展,培植拓宽财源。围绕“七个着力”,聚焦“三大抓手”,助力“五大产业发展计划”,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拓宽财源,为财税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税源监管,提高征管水平。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联动协作,完善齐抓共管的征管机制,强化税源监控,抓好重点税源征管。搭建非税征收系统,规范非税管理,确保非税收入按政策规定应收尽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3、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已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按照预算管理程序,统筹用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充分发挥财政存量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创新投资融资模式,推动城乡发展。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就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
1、坚守“三农”主线,助推经济发展。“三农”各项事业支出123,862万元,其中:支出3.1亿多元,用于精准扶贫,实施50,000多个精准扶贫增收项目,帮助730户精准扶贫贫困户危房改造,实现新增13,554人脱贫,占脱贫人口的43.3%;支出24,678万元,用于道路、海堤、“一事一议”、“村村通”等项目建设;支出16,86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支出11,621万元,用于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支出2,450万元,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和农机补贴;支出1,537万元,用于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支出593万元,用于农村土地确权项目建设。
2、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建设教育新高地。2017年教育支出83,699万元,其中:支出40,855万元,用于发放教师工资;支出4,227万元,用于发放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支出10,823万元,用于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2,837万元,用于发放学前教育家庭生活困难儿童资助资金、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免学费与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支出2,378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3、完善社会保障建设,提升民众幸福指数。2017年社会保障支出53,515万元,其中:支出14,431万元,用于保障五保户、低保户、孤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支出1,061万元,用于发放高龄津贴;支出6,868万元,用于资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参保政府补助、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职工医疗保险;支出11,94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养老;支出1,909万元,用于发放75岁退休养老金、一次性抚恤金、遗属供养费;支出376万元,用于社会就业创业培训。
4、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实现群众病有所医。2017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4,624万元,其中:支出13,786万元,用于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公民营卫生站建设;支出24,4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医疗待遇;支出5,575万元,用于在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统筹基金。
5、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发展品位。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支出有:支出40,860万元,用于进港公路建设;支出1,114万元,用于生态工业集聚区基础建设;支出6,415万元,用于木兰大道建设;支出1,500万元,用于解决文塔路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支出1,156万元,用于安居工程建设。
(三)开拓创新推改革,规范管理提绩效。
1、严格预算管理,财政改革实现新成效。一是全力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开放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县人大财经委可实时监督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二是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三是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行预算单位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银行账户由县财政核准、备案制度。四是清理规范地方财政专户。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撤并,除非税专户、社保基金专户、中央专项资金特设专户、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给予保留外,其他总账户及子账户统一在2017年6月前撤销。五是深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报告编制工作。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2、强化监督检查,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财政监督管理更严格。对财政局预决算信息公开、重点行业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精准扶贫资金进行了监督检查,并要求相关部门整改。加大对城乡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资金的检查力度,对检查出存在问题及时做出整改。二是绩效评价管理更科学。完成了21个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对被评为低差的项目,通报批评并责成整改。三是政府采购管理更规范。采购管理单位全部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进行注册,并开通采购电子平台交易业务,全年执行政府采购预算20,877.41万元,实际采购额为20,036.05万元,节约财政资金841.36万元,节约率为4.03%。四是政府投资评审管理更显效。共完成政府性投资送审项目570个,审定项目520个,送审金额73,791.50万元,审定金额67,653.70万元,审减率8.3%,审减金额6,137.80万元。
3、全面深化改革,资产管理取得新进步。一是按照“资产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资产统一运营、资金统一入库”的管理模式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防止固定资产浪费和流失,促使闲置资产的合理流动,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轻地方财政经费压力。二是建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平台,全面完成全县472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理核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三是有序推进公车改革,严格按照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对我县130辆公务用车进行封存处置,其中82辆拍卖处置,40辆报废处理,8辆移交广元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行。四是严格清查核实单位办公用房面积,确保无超标面积办公用房。
三、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18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18年全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培植财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二)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77,524.33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15.74万元,增长10%。
(2)转移性收入328,608.5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8,556
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0,955.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47,110.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7,612.68万元;调入资金84,374.13万元。
2、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77,524.33万元。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521.3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374.47万元;国防支出1,309.7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1,069.19万元;教育支出96,405.0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4.0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55.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836.64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4,888.1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512.4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866.89万元;农林水支出71,558.5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2,098.78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539.2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98.36万元;金融支出572.47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4,793.8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972.09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522.48万元;预备费1,500万元;其他支出9,273.1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840万元。
(2)转移性支出4,362万元。
(3)债务还本支出1,641万元。
(三)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98,611.97万元。
(1)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8,962.58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73,34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788.57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3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收入300万元。
(2)转移收入19,649.3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34.18万元 ;上年结余收入19,515.22万元。
2、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98,611.97万元。
(1)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7,422.97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81.9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3,418.25万元;农林水支出108.41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1,314.35万元。
(2)债务付息支出1,189万元。
四、完成2018年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植财源。一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结构性减税的各项政策,落实取消、停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各项规定,减轻企业和项目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加大力度支持工业集聚区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招商环境。三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采取灵活的模式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推进PPP模式,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投资,破解发展投入不足的困境,加快港口、进港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补齐徐闻公共设施建设的短板,推进徐闻县扩容提质,打造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四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推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五是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指导企业申报财政扶持资金,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六是加大土地收储和加快土地出让。
(二)加强税收征管,做实财政收入。一是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协作,推进齐抓共管的征管机制,强化税收征管。二是规范非税管理,推进非税征收系统建设,改进和简化非税收入缴纳程序。三是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财力向乡镇倾斜的力度,充分调动乡镇增收的积极性,促进乡镇治税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等上级资金,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三)着力规范管理,提升科学理财能力。一是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着力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效衔接上下功夫,切实提高预算可执行性。二是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财政业务精细、规范、科学化管理。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8年乡镇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取得新成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2018年我们将坚持财政惠民,用财为民,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深入农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全面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全力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统筹安排10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四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开展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推动创业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兜住民生底线。五是补齐民生事业短板,围绕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项目。六是支持卫生强县建设。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责,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做好财政监督工作。一是加强财政监督,重点对扶贫资金、社保资金等民生支出和重点工程项目支出进行专项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资金安全。二是加大查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落实“八项规定”,严格“约法三章”,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推动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财政。三是继续推进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促进财政干部依法行政、廉洁自律和财政资金安全。四是积极开展财政投资评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
各位代表,2018年我县财政收支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预算草案报表(请点击以下目录查阅)
(一)一般公共预算
5、2018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按政府预算经济分类)
7、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按项目分地区)
(二)政府性基金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三、相关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18年全县收到提前下达的上级补助收入为196755.96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返还性收入:返还性收入共8556万元,其中: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429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867万元;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1700万元;消费税税收返还收入16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 3001万元;其他税收返还收入1543万元。
2、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共140955.5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3222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979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419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2207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50万元;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收入13126.38万元;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收入9862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收入 6271.28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4300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527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9694.73万元;边疆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51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4000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130.11万元。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共47110.2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21.85万元;公共安全46万元;教育2397.2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240.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4200.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5500.37万元;节能环保121.74万元;城乡社区42万元;农林水15297.91万元;交通运输4276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4621.4万元;住房保障320.51万元;粮油物资储备13.56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
4、政府性基金转移性收入134.18万元。
(二)举借债务情况。
1、2017年债务余额及还本付息情况
(1)2017年底全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5911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1727万元,专项债务27385万元。
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为6382万元。
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861 万元。
(2)2017年各级单位债务偿还本金7520万元,支付利息费用101万元。
2、2017年地方政府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情况
2017年我县新增债券总共20000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券。债券资金安排在六极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木兰大道、人民公园建设、下桥工业园聚集区建设等项目使用。
3、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按照新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有关规定,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年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的限额。
我县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62902万元,即我县2016年债务限额42902万元,加上2017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20000万元。
(三)2018年"三公"经费计划情况说明(详见预算草案报表一般公共预算表6说明)。
“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062.76万元,比上年减少27.9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占0%,比上年减少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30.03万元,占68.69%,比上年减少42.24万元,减少的原因主要减少原因为公务用车改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公务车购置费54万元,占5.08%,比上年增加36.5万元,增加原因是2018年计划购置公务车数量比上年增加;公务接待费278.73万元,占26.23%,比上年减少21.78万元,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公务接待开支,促使公务接待费用下降。
(四)预算绩效工作推进情况。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要求,不断提高绩效管理意识,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稳步扩大评价范围,严格按照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关于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部署,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优化资金配置为目的,扎实推进我县财政绩效评价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