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落幕!南极村这场国庆阅读沙龙,藏着最浓的家国情怀与书香暖意

  当国庆的朝阳洒满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乡野,徐闻县图书馆南极村艺术家部落服务点里,阳光映着书页,笑语伴着书香——10月1日,由徐闻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徐闻县图书馆、徐闻县文化馆、徐闻县博物馆、徐闻县角尾中学共同承办的“以阅读之名,恭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阅读沙龙圆满收官。近50位村民、游客与师生齐聚,以朗诵传情、以分享聚力,用最有温度的方式共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让这个国庆多了一份难忘的书香记忆。

  活动一开场,8名角尾中学的学生代表就成了全场焦点。他们身着整洁校服,手捧文稿走上台前,眼神明亮又坚定。没有华丽的修饰,每一句朗诵都饱含真诚——时而诉说对祖国的祝福,时而分享阅读中触摸到的家乡故事,稚嫩却有力的声音里,满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认同。

       听着孩子们用清澈的嗓音,讲述从书中读懂的“责任”与“传承”,现场不少观众悄悄举起手机记录,更有人被这份纯粹打动:“没想到孩子们能把情感表达得这么到位,这股朝气太感染人了!”这份来自青少年的赤诚,成了活动最动人的开篇,也让“爱国”二字在书吧里有了最鲜活的模样。

  最后上台朗诵的是两位六年级小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悠扬旋律中,他们合诵了《我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清澈的童声随着旋律流淌,把对祖国的眷恋与赞美娓娓道来;当念到“可爱的祖国啊,你永远充满希望,永远朝气蓬勃”时,不少观众眼里泛起了光。合诵结束,书吧里先是一阵安静,接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忍不住赞叹:“这声音和情感,真的把对祖国的爱‘唱’出来了!”这份来自孩童的赤诚,让“爱国”二字在书吧里有了最鲜活、最动人的模样。

  八位同学朗诵结束后,就来到了校长分享环节。他说:“我们学校的阅读,从来不是让孩子死读书,而是要让他们读‘身边的书’,懂‘脚下的土地’。”

  陈校长还举了不少实际例子:校园阅读角里,专门留出两排书架放本土书籍;每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2-3次“行走的阅读课”,带着学生去灯楼角渡琼作战指挥部旧址,让他们摸着当年的砖墙,读战士们写的家书;就连作文课也改了方向,让学生写“我家附近的红色故事”“海边珊瑚的观察日记”。

  聊到推荐书单时,陈校长也说得格外具体:“去灯楼角玩,别只拍灯塔,带本《渡琼作战在徐闻》,书里写了1950年渔民连夜修船的细节,对照着海边的场景读,更能懂这片海的意义;去放坡村看珊瑚,《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科普读本》一定要带,里面有珊瑚的生长周期图,孩子能对着图找到各种珊瑚。”这些接地气的建议,让不少游客当场拿出手机拍书单,“比单纯的旅游攻略实用多了,下次带娃来就这么办!”

  接下来的访谈环节没有严肃的议题,只有轻松真诚的交流。大家围坐在一起,顺着“阅读与家国”的话题慢慢聊开:有人聊起阅读红色读物时,让自己心生敬佩的榜样形象;有人分享家里那些承载着时光的老物件,以及背后藏着的家庭记忆;还有青少年谈及从书中读懂的“个人努力与国家进步”的联结。

  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每个人都用平实的表达,诉说着自己对“传承”“家国”的理解。简单的话语里满是温情,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原来这些关于热爱与坚守的情感,早已藏在每个人的心底。

  “国庆知识+阅读问答”环节一开启,现场瞬间热闹起来。无论是关于红色经典中故事情节的问题,还是与国庆相关的常识,台下的小朋友们都积极举手,生怕错过回答机会;几位游客也忍不住加入,凭借刚才听分享记下的知识点,顺利答对赢走饮料兑换券。

  捧着兑换券的孩子笑得格外开心:“这是靠自己的知识赢来的,等下喝饮料肯定更甜!”欢声笑语里,知识成了最棒的“国庆礼物”,也让这场阅读沙龙多了一份轻松的乐趣。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者在印着“书香迎国庆・文润南极村”的背景板前合影。镜头里,国旗与笑容相映,书香与暖意交融,定格下2025年国庆最珍贵的画面。

  这场1小时的沙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国庆活动——它让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进乡村,让村民在交流中重新发现家乡的文化魅力;让游客跳出“打卡式旅游”,用阅读的方式与徐闻的历史、自然深度对话;更让孩子们把“爱国”从课本上的词语,变成了能触摸、能感受的真实情感。

  国庆的热闹会落幕,但阅读的力量、家国的情怀永远不会停步。未来,徐闻县图书馆会继续扎根乡村、贴近大众,推出更多“阅读+本土”“阅读+文旅”的精彩活动,让书香飘进更多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