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审议,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拟批准《湛江市裕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沥青混凝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公示期为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9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本机关反映。联系地址: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徐闻分局,邮编:524100联系电话:0759-4911827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本机关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湛江市裕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沥青混凝土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湛江市裕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桥镇五一农场路边距207国道约200m处 |
环评机构 | 广东粤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桥镇五一农场路边距207国道约200m处,地理位置坐标为E:110度7分23.269秒,N:20度28分10.964秒。项目占地面积为10570.67m2,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130m2,主要建设沥青混凝土生产线一条,主要构筑物为新建搅拌区、办公宿舍楼及原料堆场等,建成后年产沥青混凝土10万吨。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额为100万元。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报告书分析认为,项目整体已建成,主要施工内容对厂区设备、环保设施进行补充和更换,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二)营运期 1、大气环境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原料堆放扬尘及装卸扬尘,车辆运输扬尘、矿粉罐呼吸粉尘、骨料上料粉尘、烘干和筛分工序废气,搅拌和卸料装车工序及沥青储罐呼吸废气、柴油储罐废气、员工食堂油烟废气等。项目拟采取以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原料仓库整体封装密闭,不设窗户,加强堆场大门管理,原料仓库出入口及上方设水雾喷淋系统等降尘措施;(2)项目采取厂区地面硬底化、出入车辆冲洗、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及时清扫道路地面、定期洒水等措施;(3)矿粉罐仓顶各设1套布袋除尘装置,入仓粉尘经仓顶布袋除尘装置密闭收尘,与矿粉罐相连的搅拌机盖、计量仓的排尘管均与收尘器相连,骨料加注口调置阻尘板,使得原料入仓时产生的粉尘完全进入收尘器,收集后的粉尘经震动清理落入料仓;(4)项目采用上料仓三面封闭,仅入料口敞开,并安装软质垂帘,进料口上方安装集尘装置,废气收集后进入一套布袋除尘系统处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另外上料仓旁按专业喷雾机进行洒水除尘处理;(5)烘干、筛分工序均在密闭设备中进行,废气通过密闭管道收集后经重力除尘+脉冲布袋除尘处理达标后,引至15m高排气筒排放;(6)沥青搅拌过程全封闭,沥青储罐呼吸口产生的废气通过管道连接进行收集,成品沥青卸料装车采用专用沥青装车鹤管,鹤管与罐车进料口直接相连,项目整体设备保持密闭,且进出口处有废气收集措施,采用“方形旋流洗涤塔+离心式油雾分离器+电捕集净化+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7)项目柴油由专业运输公司运输配送,配备了卸油油气回收系统,为油罐车卸油时采用密封式卸油;(8)员工食堂油烟废气经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外排。 报告表分析认为: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废气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水环境 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运输车辆清洗废水、初期雨水、员工生活污水。项目采取以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车辆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经隔油+三级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厂区降尘用水,不外排,隔油+三级沉淀池能够满足雨季初期雨水的暂存需求;(2)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中旱作标准后,用于农田灌溉,雨季生活污水暂存于化粪池中,项目再准备4m³的塑料容器应对生活污水暂存需求。 报告表分析认为,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废水对周边水体影响不大。 3、噪声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设备噪声和铲车、搅拌车的车辆运行噪声。项目采取以下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做好对生产、装卸过程中的管理,减少原料和成品装卸时的落差,尽量减少瞬时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2)在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优先选用先进的低噪音设备,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噪声;(3)在设备安装时,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隔震措施;(4)合理规划平面布置,项目车间尽量布置在厂区中间,并尽量远离办公生活区及四周厂界;(5)日常生产加强对各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音现象;(6)在厂区内降低车辆车速,禁止鸣笛,减少噪声污染。 报告表分析认为,采取以上措施及距离衰减后,项目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员工办公生活垃圾。项目采取以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废骨料经集中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交由石料供应商回收利用;(2)除尘装置捕集的粉尘回用于生产;(3)沉淀池沉渣经定期清捞至一般固废暂存区暂存后,全部交由专业单位处置;(4)废布袋定期收集后,外售给废旧资源回收单位;(5)项目设置一个危废暂存间,沥青烟气治理系统的沉渣和清洗废液、废导热油、废活性炭、隔油池浮油定期收集后及时交由资质单位进行清理;(6)员工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报告表分析认为,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5、地下水、土壤环境 项目对土壤、地下水影响的主要风险源为沥青、柴油等油类物质被雨水冲刷后渗透进入地下及危险废物泄漏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厂区内的隔油+三级沉淀池和三级化粪池均已做好防渗,可有效防止污水下渗到土壤和地下水;(2)排放的废气中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明显影响;(3)项目一般固废暂存区做好防风挡雨、防渗漏等措施;(4)项目将沥青储罐、导热油炉区域、柴油储罐、危废间设为重点防渗区;(5)项目将三级化粪池、隔油+三级沉淀池、生活垃圾暂存区设为一般防渗区。 报告表分析认为,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土壤、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6、环境风险防范 项目营运期主要环境风险为事故废水风险、废气事故性排放风险、柴油储罐风险、导热油泄漏风险、沥青泄漏风险、火灾风险。项目拟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定期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巡检、调节、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易坏或破损零部件;(2)项目沉淀池、三级化粪池及配套雨污水管网等地埋式构筑物的内面做好防腐蚀、防渗漏措施,沉淀池设围堰防止生产废水外溢;(3)定期对废气收集排放系统定期进行检修维护防止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周边大气环境;(4)定期采样监测,及时更换易坏或破损零部件,避免发生因设备损耗而出现的风险事故;(5)新来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教育和学习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值班人员的操作情况及其对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6)明示各种警示标牌,加强柴油储罐的巡视及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组织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学习;(7)定期检查导热油炉储罐有没有腐蚀、凸起、缺陷、凹痕和泄漏,把有缺陷的导热油炉及时进行修补、更换;(8)在厂区内已设置危险标识,禁止将明火等易引起火灾的物资靠近柴油储罐区域;(9)厂区内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应急设施,做好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工作。 报告表分析认为,采取以上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项目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示,在公示期间均未收到公众和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在项目环评受理过程中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