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尾气等。 施工期扬尘主要为项目主体建筑建设过程、建筑施工材料运输装卸以及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而引起,形成的粉尘污染,为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为TSP,排放位置主要位于施工场地,呈无组织形式排放。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来源于运送施工材料、设施的车辆,以及吊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Ox、CO及THC等,呈无组织形式排放。为减少施工期废气对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 ①干燥季节要适时对现场存放的土方洒水,保持其表面潮湿,以避免扬尘污染。所有运输沙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封闭严密,不许撒漏。沙、渣土、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不得露天堆放。施工现场应当在所建设车间周边设置高度不低于期环2.5m的封闭围挡,以阻挡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先洒水压尘,然后再进行境装卸、清扫作业,避免引起扬尘污染空气。 ②运输车辆尾气废气排放量很小,且为间断排放,影响范围多集中在车辆10~15m范围内。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车辆,加强车辆的维护保养并保持汽车的外身清洁,使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轻燃油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施工期内产生的废气污染,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①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废水中主要含有COD、BOD5、SS等污染物,项目预计施工期平均施工人员为20人,施工工期为6个月,参考《用水定额 第3部分:生活》(DB44/T 1461.3-2021)表A.1中国家行政机构--办公楼—无食堂和浴室,先进定额值为10m3/(人·a),排放系数取0.9,则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为100t/施工期,排放量为90t/施工期。项目施工场地设置防渗旱厕,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旱厕处理达标后回用周边林地灌溉,不会对周围水体产生明显影响。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施工期内产生的废水污染,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三、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车辆噪声级一般为75~85dB(A),施工期使用的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强噪声源产生的等效噪声级约80~110dB(A)。根据一般施工场地噪声类比监测结果,预计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昼间噪声超标距离80~100m,夜间噪声超标距离100~200m。根据实地走访调查,项目场址5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点,不会造成扰民现象。从环保角度出发,为有效减小施工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要求施工单位采用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减少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同时做好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有效降低机械设备运转的噪声源强。 ②做好劳动保护工作,为强噪声源周围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配备耳塞或耳罩等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③通过合理的施工布置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运输车辆流动噪声源在经过敏感区时应减速、禁鸣。 在严格落实以上噪声防护措施后,能有效降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建筑垃圾,主要为废铁、木块等,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建筑垃圾专用堆放场。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随意堆放、抛弃,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并做好卫生和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产生扬尘或洒落废料。本项目施工人员在施工场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纸、果皮、塑料袋等,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