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
隐患整改工作汇报
湛江市安委会:
根据《湛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2017年度市政府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的通知》(湛安〔2017〕4号),在市安委会和市交通运输局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我县县委、县政府把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查堵工作列入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各职能部门和港航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一)加强领导,亲力亲为。为加强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多次组织召开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专题协调会议。强调各部门、企业要高度重视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强有力措施,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按时完成上级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任务,确保琼州海峡海上运输环节的安全稳定。各部门和港航企业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以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整治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行为,消除隐患。
(二)认真部署,责任落实。为有序开展整改工作,我县制订了《徐闻县落实2017年度市政府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方案》和《徐闻县2017年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分解、强化措施保障,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各责任部门、企业按照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要求,相应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有序开展和推进隐患整改工作。
(三)上级支持,指导到位。在开展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期间,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指导,市安委会多次组织督查组对我县开展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市交通运输局领导5次亲自带队到我县协调督促和精心指导,共同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二、层层负责,各司其职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市安委会、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我县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企业积极行动,采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琼州海峡危险品偷运夹带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各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采取检测站定点检;交通、公安部门路上查;港航企业港口堵等形式和措施,加大对偷运夹带危险品行为的查堵打击力度,共检测车辆512217辆次,同比增长18.62%,发现异常车辆41585辆次,立案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310辆,罚款560万元。投入360多万元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有效地提高了车辆检测检查率、准确率。有力打击整治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行为。
(一)加大执法力度,严查严处违法行为。县交通运输局以加强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车辆查处为重点,把整治工作贯穿于执法日常,推动工作常态化,密切与公安部门配合,加强偷运夹带危险品查堵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共发现涉嫌偷运夹带危险品车辆386辆,其中危险品检测站移交333辆,道路巡查和港口移交53辆,经抽样送检属于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310辆,共立案处理310宗,共罚款560万元。一是加强执法检查和违法处罚力度。县交通运输局安排3个中队专职负责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的整治工作,实行24小时无间断上班,及时处理检测站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偷运夹带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留情。加大对港口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在重要时段的检查密度。安排运政5支中队执法人员以交通稽查站为依托,加强对偷运夹带危化品车辆检查。二是加强对港航企业的安全监管。加强各港航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县交通局组织力量,加大督促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品查堵工作规程、黑名单、可疑名单制度,实行对列入“黑名单”的车辆严控管理。三是加强对“带车人”和货运车辆扰乱交通秩序打击整治。县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十分重视“带车人”和货运车辆扰乱交通秩序打击整治工作,多次研究部署打击整治工作。通过考录危险品检测站出入口视频资料,对可疑车辆、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把涉嫌带车的人员、车辆图片资料做为线索进行查处。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2宗涉嫌带车人员、车辆进行进一步调查取证。经过一段时间严查严堵,大大地震慑了“九八”利益链带车人。
(二)升级检测系统,提高检测力度。危险品检测站根据上级的要求,对检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有效地提高了车辆检测检查率、准确率。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站场人员管理,防止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沟结进行非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测车辆51万多辆次,同比增长18.62%,发现异常车辆41585辆次,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的嫌疑车辆333辆,经核实夹带危化品车辆257辆,立案处理257宗,准确率达77.18%。处理因违反规定带手机上班人员1人,牢牢把好打击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的第一关。一是加大投入,升级改造设备。争取省交通厅资金222.51元,升级改造检测系统和建立闭环数据管理系统,改造后,检测速度达120辆/小时,较改造前80辆/小时提高了50%,有效解决排队车辆压力和倒逼检测站发放手检卡的存在问题,减轻港口查堵压力。系统建成后,从不同角度抓拍车辆5幅车身照片,利用互联网将照片传输到港口,为港口查堵提供更全面信息,方便查堵人员现场比对。随时掌握检测后车辆到港口核查情况和去向,达到数据共享和多方管控的目的。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换车、套牌等各种手段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堵塞内外勾结漏洞。进一步规范“两卡一扣”发放,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制度、职责,厘清职责,明确责任追究,打造不能为、不敢为的制度体制。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强化现场整改。定期组织召开检测图像分析会,分析图像拍摄准确度和存在问题,提高图像拍摄准确度。加大现场掏箱检查整改力度,及时整改少量夹带危险品车辆,同时对掏箱检查发现夹带量较大的车辆一律移交交通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联合各港口建立车辆黑名单制度,把发现多次夹带过危险品的车辆列入黑名单。
(三)抓好船头检,把好最后关。海事部门根据整改要求,积极组织航运企业认真抓好车辆上船前的检查,把好危险品偷运夹带查堵的最后一关,要求船舶配备便携式危险品检测仪,提高了船舶对车辆抽查的效率。一是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建立车辆上船检查机制。统一制定了《船舶装载车辆危险品夹带抽查记录表》,明确了检查内容与抽查比例,指导船舶开展相关工作。要求各航运船舶在装载过程中必须对车辆进行抽查工作,做好记录,并将情况上报海事部门备案,积极配合港口开展查堵工作,配备便携式危险品检测仪器,提高检查速度。建立谎报瞒报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各种违法行为的人员经查实给予现金奖励。二是将上船前检查情况纳入安全监督范围。加强日常执法,将装载前对过海车辆的抽查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开展对船舶装载前的抽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检查发现未开展抽查的船舶不得开航,约谈公司分管负责人及船长,对履行查堵职责不到位的情况严重的船舶进行处罚,有效督促其落实查堵工作。
(四)全面开展整治,强化打击效能。公安部门利用情报手段,全面排查、串并、分析近年来我县发生的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线索,逐条线索落实专人盯办,构成案件的逐起案件实行专案经营。对现行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案件,组织专班力量上案,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做到有源必追,按照“查人、追物、扩线”的要求,落实责任和查办要求,合力攻坚追查。对内外勾结夹带危险品过海线索,逐条落实专人核查。采取“放蛇”、“钓鱼”等方式,假扮托运方,引蛇出洞,争取追到源头、挖到上家。对所有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案件,做到源头没有查清不放过、网络没有摧毁不放过、窝点没有端掉不放过、人员没有抓获不放过,切实做到深挖彻底、打击有力。
(五)落实综合监管,强化督查指导。县安监部门认真落实综合监管职责,强化了各部门、企业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通过督查有效推进整改工作的落实,局领导亲自带队到各部门、企业督查检查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进度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意见,3次协调召开重大安全隐患协调会,督促职能部门和航运企业落实整改责任,有力推进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过海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落实。
(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完成隐患整改。港航企业切实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隐患整改各项工作,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港口增加查堵人员14人,投入43.6万元更新和配置设备,增强查堵力度,今年来,各港口共检查持异常卡、手检卡车辆47743辆,查获夹带涉嫌车辆505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47辆,其中当场整改108辆,遣返到危险品停车场待渡过海265辆次。航运船舶共抽查车辆32.4多万辆。一是建立健全查堵规范,增强查堵力量。企业认真修订各项流程、职责、规范等管理规定,加强港口船舶工作人员管理,规范对车辆封扣、车辆信息、车辆情况的核对。增强查堵力量,3个港口共增加查堵人员14人,积极开展港口查堵工作。做到持正常卡抽检不少于10%,异常卡、分流车辆、大客车、小车等检查率达100%。有效地杜绝了偷运夹带危险品运输行为。二是建立过海车辆黑名单制度。3个港口联合实行黑名单制度,将故意夹带危险品、调包货物、调换车牌等车辆列入过海车辆黑名单,通报交通主管部门和其他港口企业,对列入黑名单的车辆实行从严核查。三是加大资金投入。3个港口共投入43.09万元,更新危险品查堵设备设施,进行危险货物管理人员培训;航运公司投入资金为船舶配备了30支便携式危险品检测仪,提高了船舶对车辆抽查的效率。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为营造整治偷运夹带危险品运输行为的良好氛围,我县投入宣传资金100多万元,在危险品检测站明显的位置制作2块液晶电子屏,利用宣传栏和电子屏幕滚动宣传开展整治行动的目的和重要意义;在重要路段、港口悬挂宣传横额35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积极营造众人参与、社会共治的氛围。
四、存在问题
开展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以来,我县交通、海峡、海事、公安、安监等部门和各港航企业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
(一)受利益驱动,部分物流业主、司机不择手段,通过各种方式把危险品夹带、夹藏在普通货物中间,给查堵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检测站与各港口相距10公里以上,经检测后车辆,司机在途中重新将危险品夹带在货物中过海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查堵的难度。
(三)部门之间、部门企业之间的协查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为防止这次整改效果出现反弹,我县将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建立健全夹带危险品运输行为整治长效机制和联动机制,促使整治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琼州海峡渡运安全监管,确保琼州海峡两岸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交通运输部门要切实落实监管责任,继续加大对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严厉整治各类内外勾结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对查获的夹带危险化学品违法行为一律按上限进行处罚,对发现存在有内外勾结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的,除了对车辆的处罚外,一律移交公安部门进行立案处理。
(二)公安部门要继续加大对各类内外勾结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徐闻县严厉打击琼州海峡偷运夹带危险品的中间人,铲除黑色利益链的措施的要求,利用各种情报和侦查手段,全面排查、梳理、串并、分析近年来我县发生的偷运夹带危险化学品过海线索,深挖源头,严厉整治各类内外勾结偷运夹带危险品违法行为,对应负刑事责任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党纪政纪行为的一律移交纪检部门进行处理。
(三)安监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作用,对各部门、港口的落实情况进行及时的督查检查,对检查发现落实不到位,不重视的部门、企业,要上报县政府进行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四)危险品检测站要把好危险品查堵检测第一关,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继续完善徐闻港口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跟踪过海车辆路上和进港情况,减少车辆排队待检、检测后进港前给“带车人”有可乘之机的现象,堵塞内外勾结漏洞,加强内部人员管理,防止内部人员参与带车行为。
(五)港口企业要加大查堵力度,严格按照上级政府部门的危险品查堵有关规定,把好港口查堵关,做到持正常卡抽检不少于10%,异常卡、分流车辆、大客车、小车等检查率达100%。对查堵发现有偷运夹带危险品涉嫌的车辆,夹带量少的可以当场进行整改的,整改放行,夹带量较大,无法现场整改的,一律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发现拒绝接受检查的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查堵中发现夹带量较大、拒绝接受检查车辆未按规定移交处理的,一经发现将追究港口企业及当事人责任。制定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管理,防止内部人员参与带车行为。
徐闻县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