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三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建设琼州海峡经济带粤琼合作紧密区,以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大力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低碳工业发展,全力推动南极村等生态旅游和生态养生项目建设。
一、 1~5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我县生产总值(GDP)43.7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排于全市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排于全市第三位;第二产业增加值4.52亿元,同比增长20.2%,增速排于全市第一位,其中工业增加值3.66亿元,同比增长12.3%,建筑业增加值0.86亿元,同比增长69.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排于全市第五位。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排于全市第三位。其中:农业总产值25.65亿元,增长5.2%;林业总产值0.14亿元,下降5.5%;牧业总产值1.28亿元,增长5.9%;渔业总产值3.34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26亿元,增长6.5%。
(三)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5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排于全市第一位。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排于全市第一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较快,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较猛。1~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5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排于全市第七位。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7.61亿元,同比增长12.1%;房地产完成投资额3.83亿元,同比增长281.1%。商品房销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36.7%。商品房销售面积11.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0%。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提高。1~5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2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比1-4月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5%;零售业零售额25.28亿元,同比增长6.0%;住宿业零售额0.8亿元,同比增长23.5%;餐饮业零售额4.52亿元,同比增长3.2%。
(六)财政收支增长趋势不一致。1~5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7.5%。从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0.54亿元,同比增长9.9%;地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0.97亿元,同比增长35.7%;财政部门完成非税收入0.66亿元,同比下降19.0%。1~5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12亿元,同比下降10.0%,其中八项支出12.43亿元,同比增长18.1%。
(七)金融机构存贷款额两位数增长。5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8.67亿元,比年初增长13.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7.28亿元,比年初增长10.8%。
(八)港口运输业增长速度逐步回升。1~5月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为8202万吨,占全市比重57.2%,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4提高了1.9个百分点。港口旅客吞吐量为804万人次,同比增长3.5%,增速比1-4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仍未改变负增长趋势。1~4月月全县进出口额1795万元,同比下降34.3%。其中,全县出口额1343万元,同比下降32.9%;全县进口额451万元,同比下降38.4%。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牵动经济持续高增长难度加大。一般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并且第二、三产业占GDP 比重较大。我县第一季度产业结构为 46.4:10.3:43.3,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增长速度又仅5.3%,与全县2018年GDP预期目标增长12%相差个6.7百分点。由于我县第一产业占比大,其增长速度不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制约我县经济持续高增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我县经济工作侧重点。
(二)第二产业增速过快,基础不牢固。1~3月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0.2%,主要依靠建筑业增加值拉动,1~3月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6%,对GDP贡献率11.6%,拉动GDP增长0.93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增速12.3%,对GDP贡献率12.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预测第二季建筑业增加值增速将会逐步下调趋势。加上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第一季度食品加工类企业产值呈现下降。1~5月止,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才1816万元,同比下降53.5%。
(三)房地产业保持高速的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大,对GDP贡献率将会逐步减少。第一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5.1%,对GDP贡献率为16.4%,拉动GDP增长1.31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1.4%;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52.0%;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同比增长26.1%。去年以来,我县商品房一直比较畅销,市场需求旺盛,新增房地产项目不多,商品房供给不充足,呈现供不应求局面,到目前止,各个房地产企业几乎没有库存和现售商品房,预计第二季度起,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四)个别重点项目进展不快,纳入统计的新增开工重点项目少。颐乐园老年社区项目、中央商务区项目、海安一季渔港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进展不快。今年1~5月份新入库开工项目7个,工业项目开工2个。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速增长。主要问题是:一是纳入规上企业数量少,并且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占比重较大,2018年新增上规企业较少;二是缺少龙头商贸企业支撑,我县限上法人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和拉动,增长动力不足;三是规上商贸企业统计工作繁锁,企业负责人和个别企业统计人员对这项工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四是“个转企”工作困难,部分销售量大、销售额稳定的个体户符合“个转企”条件,业主因担心“个转企”增加经营成本和增加纳税成本等问题不愿“个转企”。
三、下阶段经济形势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县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开局,GDP增长8.0%,但与全年GDP预期增长12%还相差4.0个百分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增强发展信心,牢牢把握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机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确保我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一)紧盯目标不放松,做好数据跟踪监管工作。GDP核算涉及22项基础指标,涉及部门众多。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多措并举、精准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程跟踪到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经科局要加强工业企业监测,做好稳产达产服务工作;要及时落实好国家刺激消费的新政策,推动消费市场进一步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要加大力度促进对外经济稳步回升。发改局等重点项目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进度分析,提出建议,确保重点项目加快投入,及时入统,加快投产;房地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确保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交通、金融、财政、税务、通讯、电力等与GDP核算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本部门统计数据的跟踪监测,确保部门数据真实反映全县经济发展状况。
(二)实施暖企行动,力促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一是继续高度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切实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帮扶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使企业真正得到实惠。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盈利能力。三是把握好税费征管的尺度,既保证经济增长、财政稳定增收,又不加重企业负担,切实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全力做好经济户口清理工作,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开展经济户口清理工作,摸清各行业经营情况,选取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个体经营户和企业,培育和扶持它们做大做强,加强“个转企,企上规”指导工作,抓好“四上”企业入库。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协助统计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四上”企业和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积极推进这些新企业入库统计,使其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动力;二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更多大项目、重点项目落户徐闻;三要深挖市场消费潜力。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出台行业扶持政策,促进家政、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这些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服务业充分发展,不断扩大行业规模,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应加快体制改革,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支持,力促行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