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徐闻县城北乡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各村巷庭院、房前屋后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乡村干部带头冲锋、外出工作人员返乡助力、村民群众主动参与、县直单位下沉支援,多方力量同心同向、挥汗如雨,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注入澎湃动能。
党建引领聚民心,干群携手齐上阵。城北乡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整治行动的“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乡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的党员先锋队率先垂范,主动认领最脏、最乱、最难的整治点位,从清理陈年垃圾死角到拆除乱搭乱建,每一项“硬骨头”任务前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党员干部先上,群众才会跟上。” 城北乡党委书记在整治现场动员时说,正是这份担当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在石岭村委会钟宅村,乡挂点干部、村干部与村民分成5个小组协同作战,参与人员中不仅有本村党员和群众,更有不少在外工作的乡亲专程返乡支援。“前几天在村微信群看到整治通知,立刻和几个乡亲约好周末回来帮忙,家乡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从徐闻县城赶回的钟先生一边清运路边杂物,一边笑着说。不少村民及外出工作的游子更是主动贡献力量:有人捐钱租赁挖掘机清理杂物乱石,有人捐赠矿泉水保障工作人员饮用,还有人联系建材商送来水泥、红砖修补村内破损路面。“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钟宅村村民小组长钟学焕感慨道,就连没空现场参与的村民,也通过微信转账赞助物资,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环境改善。


县直单位下沉支援,同心攻坚添动能。城北乡的整治行动不仅有“内生动力”,更有县级部门的“外援助力”。县人大、县总工会、县教育局主动对接乡里需求,派出干部和组织相关学校教师组成“支援小分队”下沉一线,与乡村干部、群众并肩投身整治工作。“我们是来支援的,村里哪里缺人手,我们就补哪里!” 县总工会支援干部在现场对接时明确表态,积极参与杂物清运、杂草铲除等任务。



10月25日下午,该乡讨岳村、新民村的整治现场一片繁忙:县教育系统的教师们分成多个小分队,将村民宅基地旁堆放的旧木料、废砖瓦逐一搬上运输车,有的则走进村民庭院,耐心协助老人整理柴火、农具,还结合实际向村民讲解“百千万工程”政策和环境整治的长远好处。“多亏这些干部老师来帮忙,不仅帮我们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告诉我们环境好了日子才更舒心,真是帮了大忙!” 讨岳村村民陈阿婆看着整洁的庭院,满脸感激地说。与此同时,电信部门也派驻专业人员同步开展“三线”整治,从空中到地面全方位提升村庄环境“颜值”。
宣传动员聚合力,共建共享美家园。为推动整治工作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城北乡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引导与责任落实:一方面,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清理公共区域垃圾、规整杂物堆放,以实际行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通过乡村大喇叭播报、入户走访宣讲、微信群推送、村内标语张贴等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全方位解读“百千万工程”政策与环境整治意义。在双重推动下,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逐步形成“干部领着干、村民跟着干、大家一起干” 的良好氛围——村民们纷纷拿起扫帚、铁锹走出家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积存垃圾、规范庭院杂物堆放、拆除乱搭乱建,成为环境整治的“主力军”。

此次整治行动还同步推进灾后环境修复、乡村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清理出的公共空地上,乡里因地制宜“见缝插绿”,规划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让闲置空间变身生态“微景观”。
据统计,近两周以来,城北乡累计组织3580人次参与整治,清理垃圾约900吨、水塘3口、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2吨,整治乱堆乱放1263处;完成绿化补种1.1公里、“三线”整治7.1公里,整治乱搭乱建133处,拆除违规破损户外广告指示牌58宗,清理小广告528处、乱拉挂356宗、乱摆卖31处,清除卫生死角455处。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非一朝一夕之功。” 城北乡下一步将持续巩固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群众主体的良好工作格局,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深化转型,让美丽乡村底色更鲜明、群众幸福感更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