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台风 “麦德姆” 裹挟强风、暴雨与风暴潮的严峻考验,新寮镇各级党组织闻 “汛” 而动,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全链条压紧压实责任,以细之又细、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的工作措施,全力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防御线”。
早备快谋,压紧压实防范责任
台风预警发布后,新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强化镇、村两级联动,时刻绷紧 “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 这根弦,确保责任到位、预案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镇主要领导带队直插一线,深入渔港码头、养殖塘区、低洼村落等重点区域靠前指挥、督导防御工作。全镇各村党组织吹响党员一线 “集结号”,严格落实防台风相关要求与临灾排险工作措施。镇应急办、农业办等职能部门加强协调联动,镇应急办牵头抓总、统筹调度,农业办聚焦海上防护、紧盯渔船与养殖区安全,凝聚合力把各类风险降到最低。
分秒必争,筑起坚强战斗堡垒
台风防御工作启动后,新寮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统筹镇村干部、挂点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推动组建临时党支部 11 个,吸纳各级各类党员 150 余名,组建党员突击队等应急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带头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应转移各类人员 782 人,已组织转移 782 人,排查隐患点 15 个,确保各项防御台风措施在 “最后一公里” 落地见效。同时科学调配救援保障力量,组建 1 支 20 人镇级应急救援队伍与 140 名村级应急力量严阵以待,全镇应急避难场所全面就绪,10000 个沙袋、120 套救生衣、250 个应急照明设备等 15 类关键物资精准调配、随时可用,不间断通过村委会大喇叭、微信群等推送台风动态、雨情信
党员入户,宣防转移暖民心
“这次台风风力强、雨量大,您住的地方靠近海边还漏水,赶紧跟我们去安置点,有啥需要随时找我们!”
为确保预警预防信息全覆盖、无盲区,新寮镇各级党组织聚焦渔船从业人员、渔排养殖人员、危房户、独居老人、“四个一” 人员等重点群体,主动开展 “敲门行动”,入户 “讲” 清防风要点、“看” 实风险隐患、“听” 取群众需求、“问” 明避险准备、“帮” 扶群众转移。在台风来临前,坚决落实 “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 原则,迅速、果断、彻底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 “四个一” 人员 3 户 4 人、暴潮巨浪高危区人员 32 人,
其中在堰头村委会转移工作中,党员干部及时发现 15 名滞留在距海边不足 50 米、墙体已渗水旧渔屋内的养殖户,第一时间协助转移至安全区域。同时在临时安置点设立 “党员服务岗”,备足生活物资与常用药品,让群众既转得安全,更住得安心。
堰头村委会养殖户林某在安置点紧握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多亏党委、政府和干部们不放弃,把我从危险里拉出来!” 这成为新寮镇干群同心抗台的生动缩影。
一线排查,巡岸除患筑屏障
防风避险事关人民安危与发展大局。做好防御工作,关键在巡岸除患,重点在基层一线。新寮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挂点干部、网格员 “人熟、地熟、情况熟” 优势,通过 “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 形式,主动深入渔港码头、沿海养殖区、低洼易涝区、危旧房屋、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做到位。
在海上防控方面,镇相关部门与各村委联动发力,通过微信群、电话通知、上门督促等方式,点对点推进渔船回港与人员撤离,全镇 45 艘国库渔船、88 艘乡镇管理船舶全部在规定时限前安全回港,253 名渔船从业人员、70 名渔排养殖人员尽数上岸避险,同时组织力量对回港船只进行加固绑扎,防止台风期间船只碰撞受损;在陆上防范方面,提前疏通城镇排水管网,预置排涝设备与应急力量,在沿海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识,累计整改风险隐患多处,清理排水设施、处置安全隐患,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新寮镇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防汛防风最前沿,密切监测台风 “麦德姆” 动态及汛情险情,以扎实行动压实防御责任、细化应对措施。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总结防台经验,健全常态化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不断完善隐患排查、应急响应、人员转移等工作流程,进一步织密海岛安全防护网,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