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同心绘新景,人居环境焕新颜

  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下桥镇积极响应“万村清洁”行动号召,以“人居环境整治同心干,家家户户换新颜”为目标,全面动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迅速掀起全域环境整治热潮。全镇上下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推动清洁行动走深走实,取得阶段性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高位推动,全域动员,凝聚整治攻坚强大合力

  下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万村清洁”行动,将其作为提升乡村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层级责任

  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详实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三级联动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整治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召开全镇动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政策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宣传载体,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发放倡议书数千份,设置“门前三包”责任牌入户上墙,让清洁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

图片 1.png

  (镇村干部深入群众开展“万村清洁”行动宣讲)

  (三)党员先锋引领,干群同心共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多支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带头清理垃圾、拆除违建、宣传政策。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齐参与”的生动局面。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发动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及普通群众3000余人次投身清洁整治一线,凝聚起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图片 2.png


图片 3.png

  (下桥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在迈埚竹林村开展“万村清洁”行动)

  二、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提升环境品质

  针对影响村容村貌的“老大难”问题,下桥镇坚持问题导向,集中优势力量,实施精准攻坚。

  (一)重拳出击整治“顽瘴痼疾”

  聚焦危旧房屋安全隐患、乱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组织专业力量进行集中攻坚。累计出动挖掘机、铲车及各类运输车辆150余台次,对长期存在的“硬骨头”进行彻底清理。行动中,依法依规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10余间,有效消除了安全风险点。

图片 4.png

  (钩机对破旧危房进行拆除)

  (二)全面清理公共区域环境

  对村庄主次干道、公共活动场所、沟渠池塘、闲置空地等公共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重点整治杂草丛生、垃圾积存、污水横流等问题,累计清理公共区域杂草杂物400余处,整治乱堆乱放点位500余处,极大改善了公共空间的整洁度和通透感。

图片 5.png

  (三)疏堵结合建立长效机制

  在强力整治的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管护。一方面,加强巡查监管,防止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反弹;另一方面,探索利用清理出的空地,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或规划停车位等,变“堵点”为“亮点”,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了群众生活。

  三、成效初显,村貌蝶变,擦亮美丽乡村幸福底色

  经过全镇上下的集中攻坚和不懈努力,“万村清洁”行动在下桥镇取得显著成效,乡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一)整治覆盖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全镇域116条自然村中,已有72条村高标准完成“万村清洁”行动各项任务,完成率达到62%。其余村庄整治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将按计划完成。

  (二)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曾经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角落变得干净整洁;昔日碍眼的危旧房、乱搭建被拆除;房前屋后柴草农具堆放有序,村庄道路整洁畅通。整体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一幅清新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图片 6.png

(整改前)

图片 7.png

(整改后)

图片 8.png

(整改前后对比图)

  (三)人居环境切实改善

  清洁行动不仅美化了“面子”,更做实了“里子”。蚊蝇滋生地减少,空气更加清新,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以前家门口堆满杂物,走路都不方便,现在清清爽爽,看着就舒心!”不少村民由衷地感叹生活环境的变化。生产环境的改善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下桥镇“万村清洁”行动的生动实践,是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的真实写照。从宣传发动的深入人心,到攻坚克难的勇毅前行,再到村容蝶变的喜人成果,每一步都凝聚着全镇上下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与汗水。接下来,下桥镇将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擦亮生态宜居的乡村底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生态基础,让“家家户户换新颜”的美好愿景成为更加动人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