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体锋行”实践团到龙塘镇开展急救培训活动

       为积极响应“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双百行动”),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由于乡村地区的急救资源和知识普及程度相对有限,为了教会村民和基层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亡事故效率,2025年7月18日,龙塘镇团委先后在木棉村委会、青安村委会朋寮村文化楼联合“油体锋行”大学生实践团开展急救培训活动。

       大学生“油体锋行”实践团先来到了木棉村委会,在木棉村干部的协助下,举办了一场大型急救知识讲座。在现场,大学生实践团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急救科普视频,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视频中真实的急救案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随后,实践团成员登上临时搭建的讲台,结合 PPT 详细讲解急救知识要点。在讲解心肺复苏时,成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判断患者意识、检查呼吸、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等各个步骤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了按压频率、深度等关键细节。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油体锋行”实践团采用了现场演示的方式。成员们拿出模拟人,在众村民面前完整地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全过程。一边操作,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向村民重复操作步骤:“双手交叠,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每分钟至少 100 次,按压深度 5 到 6 厘米……” 演示结束后,实践团鼓励村民们上台亲自体验。一开始,村民们还有些害羞和犹豫,但在成员们的热情邀请下,几位年轻小伙率先上台尝试。实践团成员在一旁耐心指导,纠正他们的按压姿势和手法。经过几次练习,小伙们逐渐掌握了技巧,成功完成了一组心肺复苏操作,周围的村民纷纷鼓掌叫好。

       除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也是培训的重点内容。在青安村委会朋寮村,大学生实践团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模拟异物卡喉的场景。负责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员站在被实施急救法的成员身后,用简洁的动作展示了如何找准位置、快速有力地挤压腹部,帮助排出异物。村民们全神贯注地看着,不少人还跟着比划起来。为了检验村民们的学习效果,实践团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提出一些关于急救知识的问题,让村民抢答。回答正确的村民可以获得实践团准备的小礼品,如急救知识手册、便携式急救包等。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村民们纷纷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将培训活动推向了高潮。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村民们掌握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在面对家人或邻里突发意外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意外事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油体锋行”实践团联合龙塘镇团委组织开展此次的实践活动,加强了高校与基层的联系。高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为基层提供实际帮助,而基层则为学校提供了实践育人的平台,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书写青春华章,服务于基层,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