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农场)、乡直各部门及各办公室:
为充分落实我乡美丽城乡建设工作,现将《城北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徐闻城北乡委员会
徐闻县城北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26日
城北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县委关于“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快美丽城北建设,根据城北乡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全乡各村、农场为主要对象,以建成区为重点,兼顾辖区全域,推进美丽城北建设。
二、目标任务
以全乡14个村委会、乡办农场和91条自然村为主体,全面贯彻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到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推进乡区域产业集聚。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平台,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推进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本地特色火龙果、甜玉米、茭白等产业品牌,提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强化产乡融合,因地制宜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发展农村新型电子商务。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乡贤回归与返乡创业。
三、强化乡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
(一)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在家门口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之需。培育和引进便利店或连锁超市,因地制宜将城北市场建设具备复合功能的综合市场、商贸综合体。加大星级农贸市场和放心农贸市场建设力度,实现建成区星级农贸市场全覆盖,提升发展专业市场。打造便捷的生活圈,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推动乡、村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
(二)建设美丽圩镇。开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对路边、街巷边、河道边等区域进行洁化、绿化、美化、文化,加强风貌管控,深化乱搭乱建乱涂问题治理,统筹乡、村连线成片建设,推动建筑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蝶变。改造提升旧民居、旧街巷,突出当地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因地制宜建设美丽街区,打造一批辨识度高、别具特色的网红地、打卡点,提升美丽圩镇的特色化品质化水平。
(三)建强城区镇。城北乡功能定位为“城区镇”,城郊结合部特征明显,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利于强化联城带村功能,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打造强富绿美新城北。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助推镇村协同发展,走出一条以乡带村、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道路,实现乡域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力和县域发展的支撑力。
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固树立和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充分发挥城北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宾馆酒店提档升级,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丰富多元的农家乐和民宿精品。以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批全域旅游、休闲度假、康养、体育等重大项目,积极培育和打造特色旅游乡。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建成更多集体经济强村。
(五)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乡村振兴示范带(村)为主抓手,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防汛抗旱等设施建设,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村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果,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认真落实《徐闻县农村宅基地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坚持先审批后建房,加强建房巡查,坚决遏制新增农村违法违规建房行为。
(六)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提升 “头雁”工程质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治理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生活礼俗的作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气质。坚持实施“平安夜访”维稳行动,大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纵深建设。
五、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七)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高质量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乡、村生产力布局。明确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策略,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一体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实施制度,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
(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乡域为整体推动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升级改造通建制村公路单改双、重要联结公路,多措并举推动自然村内道路建设。推进辖区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农村供水规模化和水质提升,让城乡居民都喝上好水。加强防洪排涝、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等设施建设。
(九)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深入推进绿美徐闻生态建设,确保大气、水、固体废物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按期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防范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和污染事件发生。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省考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多措并举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持续打好生态修复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万千农民素质提升行动”,用好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方式,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教育均等化。实施初中全面提升行动,持续实施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医养结合、康养服务,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面向城市的旅居养老服务。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加强村图书室、体育场地等文体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