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当年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四野第40军参战部队部分军人后代共50余人相聚徐闻县,追寻父辈的足迹,重走烽火路,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并与徐闻县委书记梁权财、副县长梁锦以及相关部门领导举行了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梁权财介绍了徐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机遇,希望各位为徐闻发展积极献谋建策,多支持徐闻发展。中国将军网秘书长刘志刚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时任40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的后人李晓军介绍了本次活动情况。第40军军史办主任刘恩普介绍了解放海南渡海战役当时情况。
第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系抗战胜利后进入南满的八路军山东部队组成,成立后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战绩卓著,被誉为“旋风部队”。这是40军后代组织的“追寻父辈路径,探访旋风痕迹”的海南行活动。刘志刚、李晓军、刘恩普是这次活动的主要成员之一。此前一天,他们已到雷州参观了当年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四十军军部旧址。徐闻行之后,他们前往海南,继续沿着父辈的足迹重走烽火路。
据悉,四野40军从1949年12月30日起,开始在雷州半岛集结练兵。1950年3月5日和10日,第40、第43军先后各以一个加强营共1800余人,乘木帆船34只,利用夜暗、北风的有利条件和敌人海岸线兵力分散的弱点,实行首批偷渡,在琼崖纵队接应下,偷渡获得成功。3月26日和31日,第40、第43军先后各又以一个加强团共6600余人,分别在118师、127师领导刘振华、王东保、宋维栻率领下,乘船169只,实行第二批偷渡,在岛上被守军发现后,偷渡部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有进无退,顽强战斗。除少数船只被击沉、少数人员伤亡外,偷渡亦获得成功。两批偷渡共8000余人,大大增强了岛上我军接应力量,为主力部队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0年4月16日晚,解放军主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翌日凌晨,在琼崖纵队、海南岛人民和我先遣部队的接应下,我主力部队胜利登上海南岛,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守军3万多人,国民党军一部分残余力量逃往台湾。5月1日,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
解放海南,徐闻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徐闻15万人总动员,从迎接大军、提供住房、供应粮草、修路搭桥、捐献船只,到海上训练和参加渡海作战,作出了有力支援和无私奉献。在支前工作中,准备足够的船只和船工舵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这项工作拖延或准备不足,将影响整个渡海作战。经过动员,全县一共征集船只486艘,招募船工舵手1519人参加了渡海作战。(图文/吴开宋 编辑:许小芹)
40军后人相聚徐闻
40军后人与徐闻县领导合影
展示战役文物之二
展示战役文物之一
40军后人参观文物展示
展示墨宝,并赠送给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