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三讲三评”考核组:
为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和《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开创大工业时代的决定》,实现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崛起”战略目标,我县认真按照《广东省生态发展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精心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和致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湛江市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讲三评”工作方案》(湛经信园区〔2014〕1074号)要求,现将我县发展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讲三评”考核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讲”落实情况
(一)“讲规划”落实情况。我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经济理念,依据徐闻现有的风力资源、海洋资源、港口资源、生态旅游和农海产品等资源优势,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抓好工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徐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徐闻县产业与产业园区布局规划》,走生态、旅游、低碳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规划和推进下桥产业集聚区建设。今年来,我县及时调整园区布局,着力加快推进工业发展载体建设,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环境能力、交通条件、产业方向等因素下,开展与湛江农垦局合作,利用农垦局土地资源优势,在下桥共建垦地合作5750亩产业园区。目前落实115.8亩建设用地指标,并拟引进良姜,玉米加工和蔬菜脱水2个项目,项目用地正在办理土地出让前期工作。
2、构架滨海低碳工业带。充分发挥我县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以及可建设大型深水港等优势,依托湛江钢铁、炼化两大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规划把博赊港一带9平方公里建设成为一个集海洋工程制造、火力发电、海洋化工、集装箱远洋运输、海洋现代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现代临海工业园区。
3、规划建设商贸经济区。根据省、市领导指示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坚持“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发展理念,认真做好园区的规划及环保工作,逐步把徐闻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商贸经济区,将其打造成为徐闻新的经济增长极。
4、规划建设南山沿海物流园区。利用海安北港铁路码头运输功能优势,将现在的海安港向西扩移,在南山沿海一带规划5000亩土地,拓建物流仓储园,主要发展临港现代物流业。
5、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潮汐发电和太阳能利用等新能源项目。跟踪推进粤能风电、粤电风电、华电风电、中电投风电、华海结晶果糖加工、原绿芦荟加工二期等项目,做大做强低碳环保工业,创建广东低碳经济发展县。
6、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布局。编制《徐闻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汉三墩旅游区战略规划及总体规划》,整合菠萝的海、万亩蚕桑、生态茶园、田洋火山口等景观资源,推进万亩热带雨林项目,打造田园休闲养生区。开发南海玉带城、阳光海岸等大型旅游项目,打造琼州海峡北岸“黄金海岸”滨海观光旅游产业带。充分利用中国大陆最南端、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珍珠之乡等优势资源,打造大陆最南端休闲体验区。利用六极岛、罗斗沙等海岛资源,打造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和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县。
7、加快海峡城市规划建设。按照“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进东西两片”的发展思路规划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徐城、海安和南山三地同城发展,努力把徐闻建设成生态、休闲、文化、港口型海峡城市。规划龙塘排尾角至角尾滨海经济区,打造南部黄金海岸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动环雷州半岛一级公路徐闻段及出省通道建设,推进“三旧”改造和住宅小区开发,努力把徐闻建设成为生态美丽的海峡城市。
(二)“讲思路”落实情况。近几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新兴产业项目招商作为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主攻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和滨海旅游业。
1、加大招商力度。县政府围绕 “创建广东低碳经济发展县”的目标,坚持“招商推介、项目落地、目标管理”三者并重,组建力量强大的招商队伍,参加省、市组织的外出招商活动,积极赴工业发达地区举办项目推介会、洽谈会,寻找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徐闻海南商会成立契机,积极推介项目,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和推介徐闻,吸引更多国内外客商前来考察投资。
2、强化跟踪服务。为了加快工业、农业、旅游、市政等项目工程建设,我县今年上半年印发了2014年《徐闻县重点建设项目分工安排表》,做到每个项目有党政分工领导专抓,人大、政协领导协助抓,主管职责部门承办,涉及职能部门协助,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制定了《徐闻县2014年重点项目建设分工跟踪服务安排表》、《徐闻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扶制度》,强化对重点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跟踪服务,力促重点项目尽快动工建成投产。
我县2013年签约8个项目,2014年签约9个项目(6个项目参加市签约,3个县里签约),共17个。目前已有4个投产营业,7个正在动工建设,6个在做动工前准备工作。
3、确立低碳工业主导地位。结合自然资源优势,确立低碳工业主导地位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扎实推进粤电、粤能、中电投、华电等风电项目,着力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基地和生态经济发展区。
(三)“讲方法”落实情况。近几年来,我县出台了《徐闻县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法》、《徐闻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先后引进了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实力、有经验、有品牌”的环保企业,取得一定成效。
1、打造三大基地。一是打造中国热带农海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开发徐闻的南珠、南参、南盐、南茶、南桑、南羊、南药、南果等众多“中国南”系列产品,凸显其品牌效应。同时,不断拓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领域,聚集东盟各国、海南等地农海产品,形成农海产品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热带农海产品加工业基地。二是打造清洁能源基地。近几年来,我县凭借丰富的风力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大型国企开发风电项目。目前,已规划陆上风电项目16个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5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近150亿元。三是打造临港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基地。充分利用博赊港,黑土角、泉水角、排尾角(均可建10万吨以上泊位码头)等深水良港、港湾多的优势,积极发展湛江钢铁、炼化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建设临港工业基地。首期投资85亿元的京能火电项目,投资30亿元的进口天然气储运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中。
2、加快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大力推进大汉三墩二期和阳光海岸首期建设,启动建设大汉三墩景区黑汤石温泉和海珊瑚酒店。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扩建珊瑚标本馆,适度开发珊瑚观光旅游项目。打造“菠萝的海”旅游体验项目精品。深化“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品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推介,用文化助推旅游发展。同时注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重抓好鑫龙海航、星海湾等五星级高档次酒店开发建设,着力提升餐饮业发展档次,引导酒店规范化管理。
二、“三评”落实情况
(一)“评园区”落实情况。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14年,广东徐闻经济开发区在完成了园区的电力供应、通讯光纤架设、园区道路建设及供水系统建设的前提下,继续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90万元用于麻城上坑排洪渠建设;投入资金84万元用于下桥新园区勘探与测绘,投资75万元用于下桥新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投入资金1.6亿元用于杏磊湾水土保持治理及工业品物流中心综合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5700多万元。
2、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于2014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尚未完成,暂不能反映。
3、园区环境保护水平。广东徐闻经济开发区海安工业园的排污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已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运行,2014年度没有发生重大环境危害事故。
(二)“评环境”落实情况。
1、服务企业、服务重点项目等营商环境。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为企业建立“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2009年5月,我县成立徐闻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2012年更进一步调整充实,作为县政府综合协调管理进入中心各单位有关事务的机构,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结合日常工作实际,该中心制订了《徐闻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责任制》,分为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即)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四部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该中心配备事业编制人员11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正副股长6名及从其他职能局抽调来办事人员12名。
2、“三服务”开展情况。一是建立帮扶制度,创新“三服务”活动方式。继续完善县四套班子挂钩帮扶项目制度,制定了《徐闻县2014年重点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安排表》,切实优化企业服务,对在建项目如和安风电、结晶果糖加工、菠萝麻加工等项目做好跟踪服务,促使项目尽快投产;对已签约项目,落实各项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原已投产未达产的项目,如芦荟加工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促其达产。对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加大力度,使其尽快取得核准。二是当好贴心保姆,注重“三服务”活动实效。我县把“三服务”活动作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内容之一,转变作风,深入企业,深入项目建设现场,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密切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三是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助企业复产。针对台风“威马逊”和“海鸥”造成的影响,我县出台《徐闻县2014年救灾复产贴息贷款工作实施方案》,帮助企业和群众尽快复产,重建家园。
3、社会治安及社会稳定综合情况。今年以来,在市综治办、维稳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县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围绕“打击、预防、教育、管理、建设、改造”职责,深入开展平安徐闻创建活动,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重点,打击整治涉枪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各类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依法起诉及判决了一批涉枪涉毒违法犯罪人员,查处取缔了一批违规经营娱乐场所,依法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评效果”落实情况。
1、招商引资项目
2013年度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动工及投产情况。在2013年开展“三讲三评”活动中,我县签约项目共8个,已全部核准动工建设。其中新能源项目1个,广东华电前山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黄塘风电场项目;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项目1个,广东广垦糖业沼气产业化项目;其它工业项目1个,PVC木塑共发泡板材生产线项目;商贸项目3个,分别是徐闻欧美顺德家具城批发中心、金贸广场、徐闻县鑫龙海航温泉国际酒店二期改造项目;农业项目1个,徐闻县万亩热带雨林项目。以上8个项目总投资额13.6亿元,项目投产后年产值6.9亿元,创税近5800万元。目前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2个项目已开业。
2014年度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动工及投产情况。在今年 “三讲三评”活动中,我县共签约6个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投产,分别是徐闻县安乐居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徐闻县鸿兴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1个项目已动工建设,海南金圆实业有限公司环保抗震砖项目;2个风电项目已核准准备动工建设,分别是粤电曲界风电场、华电国际华海风电场;1个农产品加工项目,即广东丰硒良姜有限公司高良姜加工项目正在落实项目用地。
当地年内新落地或投产大型工业项目。根据国家战略需要,为尽快开采我国西南沿海的石油资源,中石化江苏油田45768队在去年徐闻X6#完井试油后,今年又打出3口油井,每口井平均日采油7至8吨,伴生天然气日产1000多立方米。按现行原油气价格计算,单井年产值达1000万元左右,预计年纳税100万元左右。按目前单井出油气量,该油田具有很大的可开发价值。另外广东永青果糖项目已试产,中电投和安风电场已投产。
年内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情况。2014年,我县共引进4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分别是:华润集团管道天然气项目、广东粤电曲界风电场、华电集团华海风电场、中电投凤山风电场。
2、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培育
2014年1-9月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2%;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47.2%,增量10711万元。
3、园区发展成效
2014年1-9月,广东徐闻经济开发区完成园区工业增加值10711万元,比去年同期8332万元增加2379万元,同比增长28.5%,园区所在地财政收入4069.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7.3%。园区所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减少4385万元,比同期下降19.2%;园区所在地实际利用外资收入增量107万美元,增速20.66%。
三、主要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在发展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用地指标限制,制约着新园区新项目上马建设。二是招商项目成功率不高,部分落地项目立项、环评、办证等工作进展慢,影响了项目开发建设的进度。三是地理位置偏远,远离珠三角,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比较困难。四是工业生产仍在低水平运行,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少,产业门类单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五是贸易口岸功能不健全,没有形成大港口、大口岸、大贸易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2014年是我县攻坚克难、全面实现 “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立足实际,大力招商选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徐闻经济社会后发崛起。
(一)依靠产业资源优势,建设农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一方面加快提升传统工业,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农海产品加工业和制糖、剑麻加工等传统工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依托海南省丰富的南亚热带农海产品和加工基地,嫁接改造我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突出抓好集保鲜、仓储、包装、销售、运输于一体的农海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
(二)依靠风力资源优势,努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近几年来,徐闻县充分依靠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力招商,努力吸引5家大型企业到我县开发建设风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通过近几年的跟踪协调和努力推进,目前我县已有5个风电场投产,1个风电场在建,4个风电场取得省核准,6个风电场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着力发展生物质发电、潮汐发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利用等为重点的新能源项目。
(三)依靠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一是以整合港口资源为突破口,努力培育滨海旅游、风力发电、石化工业以及船舶修理、制造等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工业;二是完善港口各类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将海安口岸建设为国家一类口岸,实现对东南亚和北部湾地区直接通关贸易,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产业;三是充分利用湛徐高速公路、粤海铁路、环雷州半岛一级公路、优质港湾深水码头的优势,加快推进龙塘临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四是全面系统规划港口资源,继续深化海峡北岸港口联营合作和粤琼港航合作,做大做强港口经济。
(四)抢抓机遇,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充分依靠徐闻现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力度,组建招商团队,由县主要领导率团赴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台等工业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积极承接珠三角和海南产业转移,尤其引进以钢铁为主要原料的下游制造业、配套产业,发展壮大工业总量。
(五)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筹建滨海经济区,将广东徐闻经济开发园区改造为综合商贸区,建设南山物流园区;二是加强与农垦的沟通和合作,全力推进湛徐高速下桥出口5750亩工业集聚区的规划申报建设工作,完善各类配套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到我县落户建设;三是抓好龙塘博赊港临海产业园区建设,以京能火电、国能天然气储运、南京中建钢结构制造公司三大项目为切入点,加快我县临海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四是抓好产业规划,抓好园区定位,抓好大项目引进。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现徐闻经济社会后发崛起!
经过综合评定,徐闻县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三讲三评”自评分为196分(园区发展成效评定分数待市考核组按市排名再核定打分),请市考核组给予审查!
徐闻县人民政府
201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