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人民政府:
7月18日,五十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我县,给农业生产、水利交通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救灾第一的原则,举全县之力,迅速在全县掀起救灾复产高潮。目前,我县水电、交通、通讯设施基本恢复正常,人民群众生活秩序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的受灾情况
超强台风“威马逊”于7月18日19时30分在我县龙塘镇
东角村一带沿海地区再次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附近风力达17级(60米/秒)。全县陆地均有阵风14-17级。台风携带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从东向西横扫整个徐闻,袭击时间长达10个多小时。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潮位1.6-2.3米,82587名群众被安全紧急转移。全县普降大暴雨、局部大部雨,最高雨量达276.8毫米,全县平均降雨量170毫米。
受这次超强台风的袭击,我县损失非常严重。全县农作物如香蕉、木瓜等全部被毁,经济林及各种乔木损失惨重。大量房屋损毁甚至倒塌,市政设施严重受损,多处海堤出现险情,部分鱼塘、虾塘被冲毁,多个沿海村庄受到海潮的威胁。全县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全面瘫痪。目前为止,初步统计,全县经济损失达89.9亿元。
(一)房屋受损情况。全县房屋不同程度损坏达5万多间,其中全倒房屋570户1643间,严重损坏房屋15371户39061间,经济损失约6亿元。
(二)农作物受灾情况。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2万亩,其中香蕉20万亩,甘蔗17万亩,蔬菜7万亩,其它经济作物28万亩,经济损失共计26.1亿元。
(三)林牧渔业受灾情况。全县林牧渔业损失18.8亿元。其中渔业损失11.4亿元,虾塘损失4.1万亩4.5亿元,珍珠养殖1.8万亩0.9亿元,网箱养殖1.1万个4.3亿元,渔船沉没42艘1260万元,种苗场受损72间0.62亿元。林业损失4.9亿
元。畜牧业损失2.5亿元。
(四)水利设施受损情况。全县水利经济损失10.3亿元,其中围堤被毁46处9.3公里,中小型水库受损57宗。
(五)工业、交通、供电、电信、市政等设施经济损失28.2亿元。其中70家工业企业受灾,特别是风力发电设备,折断电杆、风叶18支,电机损坏63台,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其它企业的产品、原材料、厂房、设备损失5.4亿元。交通道路基础设施损失1.8亿元,其中水毁县道85公里,乡道170公里,桥梁30座。电信经济损失7130万元。全县电力设施损失1.18亿元,其中高压线路130公里、低压线路739公里,电铁塔4座,高压杆1179支。
(六)其他经济损失0.69亿元。
二、灾前防御工作
接到省市三防指挥部关于防御台风“威马逊”的通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台风“威马逊”的防御工作,把这次防风工作当作提高党和政府社会建设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一次重大考验,做到周密部署,科学组织,有效指挥。
(一)高度重视,全面启动防风Ⅱ级应急响应。7月13日上午接到中央、省防御热带风暴的通知后,县三防办立即向县主要领导汇报。钟力书记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李乐、王少兰两位分管农业的领导迅速召开防风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台风防御工作,务必将防御措施落实到位,把损失降到最大限度。梁权财县长也作出批示,要求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台风工作,确保落实责任人和防台风的物资准备和保障。热带风暴加强为台风后,15日16时县三防指挥部组织召开气象、海洋等成员单位及乡镇视频工作会议。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15日下午18时,县三防指挥部向各乡镇、有关单位发出防风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16日晚上8时县三防指挥部组织召开了全县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乡镇视频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等领导关于防御“威马逊”台风的有关批示精神。钟力书记在会上强调: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制,严防死守,绝不能麻痹大意,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防御工作的首位。切实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提前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准备工作,千方百计降低灾害损失。二要全面排查,切实加强监测和应急工作。气象、海洋部门要继续加强监测,及时滚动发布预测、预警信息。三防部门要密切关注“威马逊”的发展动态,切实做好各项防御措施。三要强化责任,切实做到五个百分百。各单位各部门要坚决按照省、市有关防风要求,确保各类船只百分百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百分百上岸,危房户、五保户、简易工棚人员百分百转移安置,低洼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地带人员百分百安全转移。17日16时在全县启动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二)突出重点,采取措施全面防范。1、突出防御重点,严防死守。一是突出抓好海上防风和沿海防潮防浪。海事部门要及时通知港口运输船舶停航避风。及时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巡逻,把滞留在我县的过海车辆和旅客疏散到旅店、车站候车室等场所,保证滞留车辆旅客的安全。紧急通知各乡镇海上作业渔船回港避风,动员渔民、沿海养殖场及居住沿海村庄低洼地区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对个别不肯避险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二是抓好海堤的排查和加固工作。对有险情的海堤进行加固处理,增加防浪抗灾能力。加强六大中型水库巡查,确保水库水位在安全警戒线内。三是抓好防御暴雨工作。加强对在建水利工程检查,对存在隐患的工程及时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同时做好低洼农田的排涝工作。2、加强预报,科学指挥防御工作。气象部门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加密监测频次,及时对风力变化、影响范围以及海浪、风暴潮增水作出分析和实时预报,为防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及时采取措施避风避险,做到未雨绸缪。3、加强值班,及时全面掌握动态。县委办、县政府办、县三防办加强值班备勤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全县受灾情况,为县委、县政府科学调度提供依据。各乡镇及有关部门加强24小时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掌握防汛、防风及灾情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上一级三防指挥部及时报送。4、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五个百分百”和“六个停”。一是2131艘渔船在16日18时全部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8983人18时全部上岸,已全面落实防御措施。所有渡口在7月17日上午8:00已全部停航,滞留在我县1360多辆车得到妥善安放,所有旅客得到了疏散安置。二是海上作业人员总共8983人已全部安全上岸。三是全县低洼地区、五保户、瓦房、平房等危险地带人员82587多人全部安全转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四是各乡镇、六大中型水库、重点堤围防汛物资已备足,抢险应急队伍已严阵以待。五是县城、乡镇所有商场市场已停止营业;所有建筑工地和陈旧供电区域及临时搭建供电线路已停电;所有公众聚集场已停止活动。
(三)靠前指挥,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县四套班子已在16日全部到各自挂点乡镇指导防风工作,对各乡镇、水库、海堤进行巡查,做好渔船回港和海上作业人员上岸的工作,17日12时前上岗到位,靠前指挥。相关的成员单位也各司其职、各上其岗、各负其责,确保达到市要求的五个百分之百。18日早上,县委书记钟力、县长梁权财等县四套班子成员及全县副科干部都先后到所挂点的乡镇(街道)坐镇指挥防风工作,并亲自组织沿海低洼村庄群众转移。截至19日凌晨,县四套班子成员仍然坚守在台风一线指导防风工作,特别是钟力书记、梁权财县长冒着狂风暴雨一直坚守在风力最大的龙塘、前山、锦和、曲界等一线乡镇指导防风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共同战斗在一线。王少兰副县长全日坐镇县三防指挥部协调指挥全县防风工作。
三、救灾复产情况
灾情发生后,我县把救灾复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发扬连续作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复产的工作中。
(一)加强领导,科学部署救灾复产工作。7月19日上午,县委县政府布置各乡镇、单位迅速组织人员投入道路清障工作中,及时为群众提供出行便利。7月20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救灾复产视频会议后接着召开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救灾复产工作动员会,对全县救灾复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成立了救灾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鍾力书记担任,下设农业复产组、设施抢修组、卫生防疫组、统计和救济组、宣传报道组等5个工作组,同时科学制定《徐闻县救灾复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措施,分解任务,全面开展救灾复产工作。7月22日,县委、县政府再次召开了全县救灾复产工作推进会议,听取情况汇报,再次对救灾复产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各乡镇、各单位也层层召开了救灾复产工作会议,具体部署救灾复产工作。各乡镇把救灾复产工作放在当前的首位来抓,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迅速制定救灾复产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救灾复产工作。
(二)科学统计,进一步核查核实全县灾情。认真做好灾情核实、统计和上报工作,组织农业、民政、水利、三防、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深入受灾一线,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县直各单位在帮助挂钩村做好抢险、救灾、重建复产工作的同时,
及时向上级对口部门汇报灾情,准确掌握各项数据,做到不漏报、
不虚报。
(三)靠前指挥,深入基层指导抗灾复产工作。救灾复产大会后,县四套班子成员分别到各自挂钩乡镇第一线,靠前指挥,核实灾情,有针对性地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农业、水利、交通、公路等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指导救灾复产工作。各部门、各乡镇迅速组织干部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努力把广大群众开展复产自救的信心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想方设法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以人为本,加强灾后人文关怀。一是及时发放救灾物资,确保群众基本生活。民政部门全力组织救灾物资,接到省救灾物资中心茂名分库下拨的救灾物资后,民政部门及时有序发放帐篷、毛巾、衣服、折叠床,以及大米、花生油、矿泉水、饼干、方便面等救灾物资到各灾区,妥善安置了灾区群众的灾后生活,特别是妥善安置了全倒户和绝收户的生活,确保他们“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二是加快水电和通讯抢修,确保群众正常生活。全省供电系统及时组织3500多名电力工程人员支援我县电力维修,我县及时组织供水、通讯等部门及时抢修受损设备设施,保证群众正常生活。目前,全县90%地方已恢复通电,供水、通讯已全部恢复正常。三是深入慰问,增强群众重建家园信心。组织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及县直各部门深入受灾严重区进行慰问,与群众进行谈心,做好灾后群众
的心理辅导工作,增强他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目前,通过群众积极自救,一般受损的房屋基本修复。
(五)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救灾复产工作。一是干部群众投入抢险清障。三防指挥部组织动员300多名干部群众及驻徐官兵500余人,出动3台挖掘机、10多部运输车、38000多个沙包袋和1800多万平方彩条布投入新安海堤抢险,交通运输部门组织250人次、交通养护车14台和铲车4台清除道路障碍物,水务、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全力协助各镇全面做好水利工程、桥梁、道路等排查除险工作,严防次生灾害引发新灾情;部队官兵派出1000多人次协助抢险及清障工作。目前,新安海堤已恢复通车,全县所有道路已恢复通畅。二是大力开展环境清理消毒。海洋与渔业部门开展海水环境清理消毒工作,畜牧兽医部门发放消毒药品近3000公斤,畜禽疫苗50多万份,卫生防疫部门加强灾区的疫病防治和环境消毒杀菌工作,防止传染性疫情发生。三是切实加强救灾复产指导。规划建设部门抓紧制定茅草房改建工作详细方案;农业部门利用电视台、电台滚动播放农作物自救实施办法,并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同时筹集100吨水稻种子、化肥5万多吨发放到群众手中复产晚造水稻;工业部门加强服务与指导,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四是有效加强监控与防范。公安部门加强巡逻守护,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信访维稳部门加强防范,掌握社会动态,积极化解矛盾,稳定受灾群众情绪,确保灾后人心稳定。保险部门已经开始全面介入,及时足额做好理赔工作。物价部门加强物资市场监管,坚决查处打击囤积物品、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市场正常供应。目前,市场物价比较稳定,秩序井然。各部门都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制定相应的部门行业复产实施方案,在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指导下,正在有序开展灾后复产重建工作。
(六)多方筹资,支援救灾复产。积极主动地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把资金拔到灾区。同时加强救灾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一是财政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及时拔出1000万元支持救灾复产。每个乡镇第一批先拨给30万元用于安置受灾群众。二是各职能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特别是民政、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早争取资金及技术支持。三是实行救灾复产贴息贷款。政府积极协调各银行机构,大力支持群众复产,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受灾群众给予贴息贷款,银行机构计划放贷救灾复产资金3亿元,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四是发动社会力量募捐。动员全社会力量踊跃捐款救灾,截至7月29日,捐款已超过500万元,有效支援了救灾复产工作顺利开展。
四、救灾复产项目资金概算
由于我县受灾严重,复产项目较多,需要资金较大,重点救灾复产项目概算如下:
(一)为570户全倒户重建住房,按照每户10万元计算,需要投入资金5700万元。
(二)修复电力设备线路,其中断杆994基,倒杆49基,导线34千米等,需要投入资金1.18亿元。
(三)对损毁的水库、山塘、海堤等进行抢修。其中需要修复引水渠9760米,加固整治溢洪道 11 宗,修复加固护坡 12600米,疏通渠道 12.85公里,抢修加固水库 57宗,抢修加固有险情的小型水库 51 宗,需要投入资金1.99亿元。
(四)修复被暴雨冲毁的城乡公路 333公里,桥梁30座,涵洞59个,需要投入资金5亿元。
(五)修复城区道路、路灯、供水管网、绿化带等市政设施,需要投入资金1600万元。
(六)抢种改种保苗农作物面积72万亩,需要投入资金3.5亿元。
(七)修建水产养殖苗场72间,修造渔船42艘、网箱1.1万个,恢复对虾养殖面积4.8万亩,清理受灾渔港、港湾、池塘等,需要投入资金1.9亿元。
(八)修建禽舍35.5万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1.8亿元。
(九)修建工业厂房20万平方米,需要投入资金1亿元。
(十)重新种植林木6000公顷,需要投入资金3000万元。
五、几点建议
(一)现在农村建一座三间瓦房大约需要10万元,单靠一项补助,对于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来说,资金缺口太大,无能力今年完成改造任务。建议进入2014年农村茅草房改造笼子的全倒户能同时享受两项资金补贴。同时,建议提高没有进入农村茅草房改造笼子的房屋严重受损户的改造资金补贴标准。
(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建议省政府在重新核准之前预拨一千万元农房改造启动资金,等核准后再补齐拨款。
(三)我县是农业大县,种养户多,受台风影响,损失惨重,建议上级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无偿提供种子、种苗等,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
(四)建议市政府协调商业银行、基金会等金融部门给予相关政策优惠,提高抵押物的贷款比例,对损失惨重的贷款户给予延长偿还期限或减免利息等优惠。
徐闻县人民政府
201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