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部湾:雁塔嘲风——登云塔

    9月6日,县电视台记者在县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登上登云塔,近距离领略明代古塔的雄姿。

    登云塔位于东方一路与民主路的交汇处,明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落成。古人把登云塔喻为“文笔”,表达了徐闻人渴求广出人才,青云直上的美好愿望。登云塔俗称“风塔”,为平面八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宝塔,高36.41米。塔门向东,门额有石匾,刻有“登云塔”三个大字,落款为“天启三年仲春吉日,赤城应世虞题”。塔身各层设假平座,用牙砖、线砖相间叠造出檐,塔腔为壁内折上式,踏跺190级到顶,逆时针拾级上。第6层塔心室内有铁铸复盆状刹杆柱基,盆敞口有沿,径1.46米,高54厘米。1991年重修时在复盆上发现铸文:“徐闻县文塔顶灵鼎钟共用银伍拾两。”塔七层八角,每角装有铁铸鹦鹉,鹦鹉嘴上挂一只铜铃,清风徐来,铜铃作响,别有一番韵味。据县博物馆讲解员邱苑丹介绍,登云塔还蕴藏着一个美妙故事:“古塔建筑独具匠心,雄伟壮观,且流传着脍炙人口的美妙神话。相传,古时有一位仙人,有一次从天上下凡,发现徐闻地处海角,文化气氛不浓,决定建塔以育风水,原想一更奠基二更完工,但土地神与之斗气,未及二更就假扮鸡鸣,仙人听后以为天就要亮了,遂草草收工,结果塔只建成七层,而且把盖顶的两口宝锅草草盖上了事。三天后,宝锅自行飞升,一口落到石岭,化成石岭塘;一口落到流梅溪,化成响水潭。”

    古塔坐落于县城中心,以“雁塔嘲风”为名列徐阳旧八景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吟哦佳句,极尽赞美之词。

    登云塔旁的一棵棵榕树、凤凰树长得郁郁葱葱,古塔在红花绿叶的映衬下更加宏伟和迷人。游客若登临塔顶,不但可以俯瞰全城风光,每逢丽日晴天,还可以远眺南海千帆,琼岛风光。

    据县文广新局有关人员介绍,1989年至1991年,县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古塔,并另立登云塔重修碑和文物保护标志碑,供人瞻仰。1999年,湛江市公布该塔为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县正向广东省申报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