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徐闻发展!这场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月25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在北京召开“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专家座谈会,来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等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课题展开讨论,提出研究意见。


  


  中改院院长迟福林主持会议,并介绍座谈会背景及做主题发言。迟福林认为,未来5-10年,把握RCEP的重要机遇、加快面向东盟的市场开放,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徐闻地处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最前沿,推动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关键之举。迟福林建议,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应联手开拓东盟市场,徐闻特别合作区要在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同时,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要与海南打造面向东盟的“两个总部基地”相融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这两大国家战略的相向而行。特别合作区的设计,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推动力,形成新的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在定位、产业发展、体制设计等方面要强调高标准,一定要设立门槛,不仅从生态环境考虑,同时考虑到高技术高水平的加工业,包括高端产业园区、康养文旅、交通枢纽及其他项目都要体现高起点。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在徐闻共建特别合作区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战略要求、符合地缘经济、符合双方利益,需要突出合作区的性质、政策界限、管理模式、重点工程、共享机制等内容。
  海关总署原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原主任黄胜强指出,要加强两地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以制造业为主形成产业链配套;要解决合作区享受政策的范围问题,以及海关一线二线的运作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认为,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目标,海南将成为在全球和其他成熟自贸港相媲美的一个高水平开放的经济区,这给徐闻发展临港合作区带来重要机遇。将一部分二线口岸前移到徐闻,可以大大减少海南二线海关的监管压力,并给徐闻带来临港物流业务,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建议考虑建设一个对接海南的临港合作区,和上海的临港合作区相同,作为3.0版的自贸试验区。
  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指出,从国家层面考虑,特别合作区可以从徐闻起步,逐步扩大到雷州半岛,带动雷州半岛的开发。
  座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叶辅靖等专家学者,以及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明忠等领导积极建言献策,为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推动特别合作区规划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县委书记罗红霞表示,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备感温暖,备受鼓舞。“与海南相向而行”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赋予湛江的重托。徐闻一定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为“海南所需”、“自贸发展”守望相助、同频共振、竭尽所能。同时,也期待各位领导、专家继续为“特别合作区”发力助推,也热情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到中国大陆最南端徐闻考察指导。


  


  徐闻融媒记者:李梅英  马华天

  编辑 :张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