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风雨见真情 最是风雨见精神

  7月17日,在台风“泰利”逐渐逼近的关键时刻,徐闻县“三防”指挥部办公室发出《关于启用滞留徐闻过海司机、旅客临时安置点的通告》。

  最是风雨考验人,最是风雨见真情。

  《关于启用滞留徐闻过海司机、旅客临时安置点的通告》中说,“在徐闻县梅溪实验学校开设启用一个临时安置点,免费为滞留徐闻的过海司机、旅客提供食宿”,还附上了热线电话和联系人。风雨中这温情的一幕,令网友大赞:“你永远可以相信徐闻!”

  徐闻,为内陆通往海南岛之咽喉。确保琼州海峡“黄金水道”顺畅、保障过海司机旅客安全舒心,乃徐闻之使命。近年来,在与过海司机旅客的互动中,“温厚徐闻”之美誉越传越广——

  时间拨回到2020年10月中旬,持续多日的风雨交加,不仅让湛江降了温,也让不少司机、旅客因琼州海峡停航滞留在徐闻港。10月19日一大早,志愿者就把早已准备好的3000份早餐送到待航司机、旅客手中。寒风中,一口热乎早餐,让司机、旅客点赞“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早餐,而是一份心意,更是港口的温度”。从那时开始,“温厚徐闻人”的印象就在网络上传开。

  就在今年年初,由于受恶劣天气影响,琼州海峡间歇性停航。其间,一则《广东徐闻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小县城》的短视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刷屏。“当地居民自发地站在路口疏散交通,而且没有一点脾气”;“路两边的小店,上厕所的人排成了长队,老板没有一个甩脸色的,没有一句怨言,也不收费”;“上路上来卖快餐的,路两边炒粉的没有一个卖高价的”……视频里,滞留司机用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微感动”,为全国网友描绘了“温厚徐闻人”的群像。

  当台风再次来袭、当考验再度来临,徐闻没有让人失望,又一次交出了温厚的答卷——为滞留的过海司机旅客,启用临时安置点、免费提供食宿。徐闻此举,更为湛江在这场防御台风“泰利”的大仗硬仗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写下了生动注脚。

  最是风雨考验人,最是风雨见精神。

  狂风暴雨中,有一群人逆风雨而行,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奔波在港口、乡间、海堤、公路……看到几艘靠岸的渔船上有人影,他们逐船进行排查,经一个小时反复劝导,终于让16位渔民跟着他们上岸避险;他们登上特呈岛,帮助渔船民、养殖户转移渔用物资、加固缆绳,转移500多名游客出岛;他们将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安置在村中的防风楼,防风楼里提供床铺、饮用水、方便面、八宝粥,洗澡房配热水器,晚上还安排村干部通宵值守……台风过后,他们又迅速行动,全面清理路障,尽快恢复城市正常秩序。他们用“逆风而行”温暖了一座城,他们用“无畏风雨”守护了千万家,他们用守望相助、坚韧顽强、迎难而上,诠释了这座城市的“红树林精神”。

  我们就像那扎根海岸的红树林,向着光生长,迎着风勇敢!狂风暴雨可以奔袭我们的海堤、村庄、房屋,却无法阻挡我们团结一心、守卫家园的力量和决心,更无法攻破800多万湛江人守望相助筑成的“人民防线”——这就是湛江的温度,这就是红树林精神!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关月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莫松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