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社会实践团队到徐闻探访金菠萝的秘密
队员与陈老板合影
为进一步了解菠萝的现存问题和金菠萝的育苗、种植及销售现状,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社会实践团队“菠萝护卫队”队员们于2017年7月14日前往诺香园采访该合作社的理事长陈如约。陈老板2010年回乡创业,现有7年的菠萝种植经验,从最初的十几亩到如今的100亩金菠萝园,经过辛勤劳作和经验,如今他已是徐闻最大的金菠萝种植户。
徐闻县诺香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由几位回乡创业青年携五户农民于2012年创立的种植金菠萝的专业种植基地。该合作社于2010年7月从菲律宾引进全球最受欢迎的MD2品种金菠萝组胚芽6万株进行实验种植,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进行合作,经过多年的反复科研筛选,已经成功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金菠萝的育苗、种植管理技术,目前正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诺香园的园标
诺香院露天菠萝田
诺香园棚内菠萝田
陈老板表示:他祖祖辈辈都是种植菠萝的,他父亲经常打电话和他说,巴厘菠萝销路不好。他是搞外贸的,所以他在想巴厘菠萝可不可以出口,但老外指定要金菠萝。为什么要这个品种呢?因为这个品种是目前国际上最畅销的鲜食品种,同时也是国际凤梨市场上的主推品种。它保质期长,常温可保质20天左右,冷冻可保质1个月,且具有糖度高,果皮薄,果眼浅,无须盐水浸泡,去皮就可直接食用等优点,为出口外贸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巴厘菠萝虽有自身的产业链,但是由于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势已不明显,亟待产业转型升级,而种植金菠萝可促进产业升级,丰富品种,提高效益,帮助农民致富,所以选择回乡种植金菠萝。
队员在采访陈老板
但金菠萝的种植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和种植成本,其主要问题是种苗稀缺,为什么种苗稀缺呢?“因为金菠萝的吸芽苗特别少,自身繁殖的系数比较低,一般只有1-2株,且顶苗随果实卖掉后就无苗了,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金菠萝种植前期需要育苗”。陈老板如是说。
陈老板在介绍金菠萝
育苗是运用叶插、扦插技术,这项技术在金菠萝中的应用,是他国做得比较好的研究之一。主要采用金菠萝冠芽的中间部分进行育苗,一个冠芽可切出30片叶子,一片叶子可作为一株苗,大概20天左右就会长苗,一般存活率为8-9成,即可成功育出20多株苗。育苗需要一年的时间,等苗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进行二次移栽,种苗在移植过程中技术要求很高,需要注意湿度、温度等,二次移栽之后再移到地上种植。
队员们在听陈老板的介绍
金菠萝在地上种植时,一定要精细化管理。需严格控制种植间距,施用有机肥,采用全地膜覆盖,运用滴灌技术,达到保湿保肥,水肥一体化的目的,进而保证金菠萝的产量和质量。
如今,陈老板已拥有100多亩的种植园,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加上自身多年的外贸经验,也有自己的一套销售方式,已实现了引种、育苗、量产和销售等一条产业链。
陈老板请队员们品尝菠萝
最后,陈老板向队员们分享了自身创业的经验。说道,年轻人在创业时可能会有好高骛远的心态,但队员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要把一件事做到专业,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遇到问题不要怯步,要想办法去解决,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要具有冒险精神。
陈老板在分享创业经验
至此,队员们的诺香园之旅暂告一段落。这一趟徒步之旅,进一步剖析了金菠萝的生长过程,丰富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成果。从引种到育苗再到种植、销售,陈老板用了7年的时间去不断摸索,才获得如今的成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告诫队员们要学会坚持不懈地探索事物。(供稿: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社会实践团队“菠萝护卫队” 编辑:宋裕国)
队员们在听陈老板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