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闻上空鸟瞰大水桥水库如同一颗“心脏”般静静地滋养着一方百姓,而大水桥河则自北向南贯穿大水桥水库将“心脏”里的生机不断向外输送为雷州半岛产业向南发展提供了机遇。
今年5月,湛江市徐闻县大水桥河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为广东省3条入选河流之一。近半年的时间里,湛江市及徐闻县全面推进大水桥河幸福河湖建设,立足“一核一带、两区多廊多节点”的流域生态保护格局,以大水桥河为主动脉、大水桥水库为心脏、支流为毛细血管,聚焦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
如今,大水桥河幸福河湖项目施工现场挖机隆隆,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水清、水美、水富”的美丽图景正不断从“施工图”转变为实景画。
大水桥河是徐闻的“母亲河”,发源于徐闻下桥镇,流经大水桥水库,于海安镇出海,是徐闻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全长41公里。自北向南流动的大水桥河,串联着多宗水库水体,在过去六十多年来滋养着当地的农业、渔业和畜牧业,为徐闻人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用水。
2023年以来,湛江市水务局及徐闻积极谋划申报建设大水桥河幸福河湖建设,市、县两级政府成立幸福河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大水桥河幸福河湖创建工作以水脉盘活多元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效添能,助力徐闻县高质量发展,打造幸福河湖“徐闻样板”。
今年6月,广东省水利厅正式印发《广东省大水桥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期为2024年4月至2025年9月,计划建设期总投资为14339.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7000万元、地方财政2139.4万元,其他渠道资金5200万元。目前中央资金2024年安排的4004万元已到位。
当前,徐闻按照计划推进大水桥河幸福河湖建设,建设范围为大水桥河干流和大水桥水库,辐射范围为大水桥河流域。按照“一脉连一心,双焦三域织蓝网”总体思路全面推进,聚焦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保护,构建“上游生态涵养保护区、下游宜居环境建设区、水库生态环境改善区”三个区域的建设格局,建设具有亚热带农业产业特色和休闲旅游风光的幸福河湖,打造“生态宜居·南端水乡”的印象徐闻。
按照计划,大水桥河幸福河湖项目主要通过实施河湖系统治理、河湖管护能力提升、助力流域发展三大任务推进建设。
在河湖系统治理方面。一是实施徐闻县大水桥河(溢洪道至出海口)岸坡整治与综合提升工程。二是实施大水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项目。三是传承流域多元文化,积极开展大水桥河流域内文化遗产认定工作,挖掘和保护流域内水文化多元水文化载体。
在管护能力提升方面。一是编制徐闻县大水桥河(含大水桥河水库)健康评价报告、“一河一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二是持续清理整治“四乱”问题,做好河道保洁工作。三是创新现有河湖长制体制机制、管护模式,提升管护效能,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大水桥河智慧监管设施建设。五是大水桥河综合智慧管护系统建设。
在助力流域发展方面。促进特色农业融合,打造休闲农业综合体,贯通流域产业节点,打造绿色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打响徐闻“菠萝的海”“中国香蕉之乡”等品牌;发挥流域内勇士、南华两个大农场及大水桥灌区的优势,建设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当前,徐闻县大水桥河(溢洪道至出海口)岸坡整治与综合提升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包括河道地貌形态修复、重建过路涵等设施建设。拟在大水桥河(溢洪道至出海口)建设安全畅通滨水轴9.72公里,建设碧带总里程16.32公里,建设文化景观节点14处,建设幸福河湖驿站3座。
沿着徐闻海安镇北面行走3公里,便能来到徐闻八景之一的响水潭,响水潭处大水桥河中下游,溪水经白沙堰潭顶高处急泻直下呈瀑布状,落差22米,潭下水波飞溅,景况壮观,因其水声隆隆而得名。
记者来到位于响水潭河段的施工现场,只见两岸挖机隆隆与瀑布击石之声相互映衬,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动工正酣,作为徐闻八景之一,响水潭是徐闻写好“水文化”,发展“水经济”的一处关键节点。
大水桥水库管理处主任邱德明站在工地上说,按照水利部的有关要求,2024年底前,要完成省批复实施方案中2024年度的建设任务,2025年2月前对2024年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目前大水桥河幸福河湖项目,已经完成了大水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综合治理项目2024年的建设任务和大水桥河(溢洪道至出海口)上游1.5公里的河道清淤及部分护坡建设任务,下游的1.2公里任务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工期、赶进度。按照项目中期验收的标准,上游1.5公里和下游1.2公里的河段建设任务将在年底完成。
邱德明告诉记者,为了建设好大水桥河幸福河湖项目,湛江市及徐闻县政府及水务部门主动走出去参观学习,积极借鉴吸取先进地区河湖治理经验,“大水桥幸福河湖建设也将着重打造几个水文化景点,围绕着景点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景观,通过对水环境、水文化的打造,徐闻可以借此打造新的文旅名片,增加城市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邱德明满怀期待地说道。